公告版位
徵!環島之星‧親善大使


  12/26 日 Vincent 及部落客訪問團參觀了「綠竹社區」瞭解了綠竹筍的生長與產業情況,可是現在冬季只有高海跋的孟宗竹有生產高價位的「冬筍」,冬天要吃到鮮美竹筍可是十分困難;然而,五股農業旅遊發展協會及五股鄉農會研究開發農特新商品,並重視產品包裝與網路行銷工作,使得綠竹筍可以經由真空包裝也能吃得到夏季的甜美竹筍!

  位置於觀音山「開山凌雲禪寺」停車場下方的「碧瑤山莊」,「碧瑤山莊」創立於民國80年,全區是以百年土牆厝為主要建築,堅持原木搭建的涼亭木屋及參天老樹,提供了一處具有鄉村自然景觀及優雅舒適的用餐環境。品嚐道地的竹筍大餐及鄉土創意料理,偌大的中庭提供陀螺、推鐵圈、採高蹺、大滾輪等懷舊的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快樂的遊戲,大人無憂慮的用餐。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cent 曾經參加多次「農委會 水土保持局」各地分局推廣「社區營造與農業再生」成效,水保局的前身是台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民國88年精省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因此水保局本業就是:深化鄉村培力、改進鄉村環境品質、農村發展多元化活動、辦理各項農村發展多元化活動,藉以帶動地方觀光休閒發展,活絡農村經濟活力;不要受字面上水土保持局所跼限住。

  12/26 日 Vincent 與10名部落客朋友及6位廣播界媒體一起,將要拜訪的台北縣三個社區(五股、三芝、萬里),各自在力行農村再生的過程中,有不同的過程和社區特性,首先第一站位於觀音山的「綠竹社區」,是一個 「都市最邊緣的農村」,到底是都市?還是農村? 為什麼徐仲的慢食大學會找食材找到這裡來?。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cent 與台北工專同學連續著5~6年每年都會聚會,有的是農曆年前後旅外同學回台灣的大聚會,有的是幾為台北常連絡同學小聚喝酒,一直能保持著卅年同窗相識的友誼,說起來比許多親戚都更親近了!

  半個月前吧,本屆在花園新城當里長的同學會會長發 E-mail 給大家,希望大家能抽空在元旦一日下午來聚餐聊聊天,還說道這次的同學會不同於以往,將與我們畢業旅行的女校(銘傳商專)班級一起合辦聯誼會,還指名出 Vincent 與兩位同學要出席,有人想來相見!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3~15日 Vincent 台東探索「完美伴旅」三日行旅,三個主題的重點旅遊:13日米茶之旅(池上+關山+鹿野),14日部落之旅(卑南+金峰+太麻里),15日海洋之旅(台東市+東河+成功+長濱);串聯起來組合了台東縣特殊山林綠野、原住民文化、太平洋海岸的風情萬種!

  12/13 Vincent 拍攝紀錄了蘇花公路段、花東縱谷段就是台九線東部縱貫公路幹道,今天12/15我們是由南向北走台11線,沿途盡覽東部海岸山脈與太平洋濱海公路風情畫,可惜我們過了成功鎮的午後,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影響,灰濛濛的陰暗天氣,沒有藍天碧海的壯觀好景致了!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5日 Vincent 台東探索「完美伴旅」三日行旅,到了尾聲在姜柷山先生詳細而典故解說下,海洋之旅也多了懷古之情;台東縣政府文觀局不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風景區為報導,而讓大家來到東海岸已經聞名的美麗風光之餘,還能加值地多些瞭解歷史古蹟的采風,而別以為東台灣沒有可觀的人文景點!

  成功鎮舊名「麻荖漏」,後名為「新港」,民國九年日人為了在此建港,並命名為「新港」;迄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初期,由於全國以「新港」為名之鄉鎮共有三處,省府為免混淆,則令分別更改名稱。且鑑於新港發展源於北郊的成廣澳,而「成功」與「成廣」之音相諧,義亦相似,遂命名「成功」,定名「成功鎮」至今。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1/01台北101跨年煙火



http://album.udn.com/photo/play.jsp?uid=vincent1070&f_BOOK_ID=229572&o=odr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鎮舊名「麻荖漏」,後名為「新港」,戰後始更名為「成功」,是東部最大的漁港。日治時代於今成功港此建港,改稱之新港(新港街);戰後又鑒於「新港」一名與當時其他鄉同名,為免混淆,乃以原本東部輸運的港口「成廣澳」相接近名稱「成功」;這與許多文獻說紀念鄭成功是不相關的錯誤!但是基本上本地人都自稱新港人及漁港為新港。

  「和味海鮮餐飲」章錡川老闆原本在基隆經營海鮮餐館,十多年前來到台東觀光,因為喜歡上成功鎮,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決定到台東成功生根發展,將自身的好手藝結合成功漁港新鮮海產,烹調多道美味的海鮮料理。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東糖廠是東部唯一僅存的紅糖工廠,也是台東少數保存完整的糖廠之一。創建於日據時代的新東糖廠,大煙囪是它的地標,是當時地方產業的中心,更是東海岸盛極一時的主要經濟作物集散地,景觀宏偉,與東海岸山海美景相互輝映,充分展現濃厚的地方原住民人文風貌。

  「都蘭新東糖廠」:1960年,新竹人黃木水先生率領家族先從新竹來台東勘查糖廠,當時的都蘭為原住民阿美族及綠島移民的居住地,當地無電力供應,只有自行發電之微電,生活困苦。至1962年開工,當時台灣紅糖生產皆為民營糖廠,新東糖廠經過數年不斷努力,紅糖產量逐漸增加,曾達到五仟多萬公斤的高峰,一度為全國紅糖產量第一之私人製糖工廠。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是台東第一個BOT案,位置選在台東縣卑南鄉的杉原海岸。杉原海岸是東台灣唯一的沙灘。台東縣政府為了增加縣政收入,將這片6公頃的沙灘以一個月3萬元的租金及2%的權利金,租給美麗華集團,租期50年。

  美麗灣開發案於2004年底動工,主建築至今已興建至5樓共100多個旅館房間。但因未經環境影響評估即動工,遭受環保團體抨擊。業者於2006年補送環評書到台東縣政府審查,總面積變成6公頃,尚未通過審查。美麗灣財團申請開發 0.9公頃,卻超限開發5、6公頃,違法施工長達1年以上,環保局已經開罰30萬元,並且已經停工。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破壞環境,違法開發。海灘不是財團的土地,而是每個人的家園,且美麗灣開發案明顯違法,應該立即拆除。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阿美族語稱為「kararuan」,內政部統一譯音為jialulan,翻譯成漢文,就是「伽路蘭」(伽:ㄑ一ㄝˊ),這樣用字不正確的,還是該回歸原音「加路蘭」才對!在阿美語中的意思加路蘭是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在阿美語中的意思是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加路蘭」位於省道台十一線157.5K處(近臺東縣小野柳風景區北側),原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之廢棄土堆放區,後撥用作為苗圃,經多次規劃整理後,成為現在的「加路蘭遊憩區」面積3.2公頃。是可以欣賞從小野柳、都蘭灣一直到都蘭鼻的海岸景觀,仰望台東最迷人的都蘭山,路蘭還有最多的露天漂流木作品展覽,沿著海岸線立起28座大型漂流木裝置物,這些原味十足的大型裝置藝術創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5 日 Vincent 參與的台東「完美伴旅」參訪探索台東三日,今天是最後的一天行程「海洋之旅」,而在預定行程中今早增加插入「漂流木裝置藝術」在台東市濱海公園難得的「2009東海岸漂流木國際藝術創作展」系列,剛好也在濱海公路的順道路線上!

  東海岸漂流木國際藝術創作展,「漂流木裝置藝術」為花東地區的特色,希望民眾了解漂流木的特質,培養出欣賞大自然的心境,融入生活層次,進而以能創作出漂流木裝置藝術為榮。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Vincent 距離上回來台東市自行旅遊已經相隔七八年了,雖說11月來訪問「台東農再」部落客團,但是都沒有自己支配活動的時間,正好12/15最後一天大早起床,利用在九點集合之前的空檔,獨自單槍匹馬走訪台東市。

  台東市「森林公園」是一大片面積遼闊的木麻黃防風保安林地,由於木麻黃顏色較深,遠遠望去林相黝黑,因此又稱為黑森林。由卑南溪地下湧泉不斷冒出所形成,近海處有因潮汐調解因素自然形成一處琵琶天然湖泊,稱為「琵琶湖」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Vincent 這兩三年來參加許多的部落客邀訪行程,多數公關公司代理行政部門作宣傳安排食宿,旅途中為了節省經費都以當地特色民宿為主,只要乾淨舒適安睡一晚即可;沒想到此行台東「完美伴旅」三天兩夜竟然可以安排入住台東頂級的「娜路彎大酒店」;而後來據巨鷗的承辦Joyce 小姐說是娜路彎大酒店贊助而成行動。

  12/14日Vincent 及媒體採訪團一行晚上八點左右才進房,娜路彎大酒店公關副理戎莉芳小姐親切接待,時間還不太晚就先安排各個主要房型參觀介紹,畢竟這是旅行社安排外賓來台東市的首選飯店!隨後,各自安排住處及自由活動!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90年在利嘉部落的山上開了這間「原始部落山地美食」,沒有水泥磚牆,也沒有制式的隔間,餐廳裝置是茅草搭的涼亭座位,原木漂流木的欄杆圍成獨立空間。這兒的用餐環境就像是鄉下的三合院一樣,讓人倍感輕鬆。餐廳位於半山腰,剛好前方空曠可以俯瞰台東市的燈火夜景!

  至於菜色的設計方面,以原住民的食材為主進行改良,老闆的用心原始部落山地美食的菜單是讓人愛不釋手,是香噴噴的桶仔雞、石板烤山豬肉、涼拌風味山豬皮、吻仔魚沙西米、粗鹽烤魚、鹹蛋山苦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麻里鄉早期屬排灣族巴那巴那彥社活動範圍,鄉名在排灣族語中意指「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在清代文獻中則記載有「兆貓里」、「朝貓籬」、「大貓狸」、「大麻里」等;背倚中央山脈,除沿海平原外,大多為山地,2000年的千禧迎曙光活動使本鄉聲名大噪,也為本鄉贏得了「日升之鄉」的美名。

  台東縣太麻里香蘭村新香蘭部落【Lalaulan拉勞蘭】在排灣族語意為肥沃之地;香蘭的這個名字是日治時期取的,為阿美族Ralawdan:「想出去的地方」的意思。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