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徵!環島之星‧親善大使



  『韓江遊船風味餐』一邊欣賞峴港夜景及船上越南酸甜美食。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Vincent& Jessica 從五行山回到八公里外的 峴港(Da Nang) 市區內,再要前往HAGL Palace Hotel 皇英佳萊廣場酒店登記入住前,導遊阿雄看時間還充裕之下,增加額外的參觀行程「韓江市場」,是公有而自營的方式經營,濱臨韓江不遠的市集是 峴港(Da Nang) 的熱鬧採購中心

  在騎樓蹲坐吃東西在越南很普遍,在越南街頭巷尾到處都看得到賣法國麵包的小販。切開長條麵包塗抹醬汁後加些美生菜,再加幾片粉肝就是”越南式法國麵包”;法國麵包,是越南人餐桌上的主食,曾經受過法國統治的越南,法式風情就反映在最平常的市民文化。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209B.jpg
0209C.jpg

新年將至,Vincent 祝福大家虎年: 一帆風順, 二龍騰飛, 三羊開泰, 四季平安, 五福臨門, 六六大順, 七星高照, 八方來財, 九九同心, 十全十美, 百事亨通, 千事吉祥, 萬事如意!!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行山的水山上有不少寺廟和洞穴及佛塔,昔日占婆族佔領時期是崇拜印度神祇的聖地,如今已被改建為鎮山廟宇。由靠海這面的入口上山,首先會到「靈應寺」,而 Vincent 是從另外一邊上山,所以成為下山最後一站!

  「靈應寺」有佛教中七層的佛塔是最高等級的佛塔,有純白莊嚴的觀世音佛亭;內部供奉佛祖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由越南人所建,在峴港已經是頗具古蹟威望的重要佛寺!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有詩寫道: 「何處景色勝五行,不遜仙境是蓬萊。山光彩石峰浴翠,古寺香霧繞雲岩。」
  五山之中以水山最美最大,水山位於東北方,海拔一百零八米,山上有華嚴雲洞、華嚴石洞,靈岩洞、陵虛洞、雲通洞、藏珠洞、雲月洞及天龍洞等。洞窟安置有佛像,常有信徒前來膜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指山是西元1837年越南明命皇看見山勢奇秀,於是將五座山水岩依其山形取名為金、木、水、火、土而來;離峴港市區以南約7公里、面臨南中國海的沙灘上,有五座高數十米的石灰岩石峰,分別被配上中國五行裡的金、木、水、火、土,並命名為五行山(Ngũ Hành Sơn);又因當地曾出產玉石,故英文名字被稱為 Marble Mountain。

  五山之中以位於東北方向的水山(Thuy Son)最美最大,是遊客遊覽五行山的重點。山上向東築有望海台(Vong Hai Dai),可以眺望面向南中國海的中國灘(China Beach)。向西則建有望江台(Vong Giang Dai),可以眺望翰江和其他石灰岩石峰。望海台和望江台均建于阮朝明命皇年間(公元1820 - 1840年)。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cent & Jessica 午餐後遊覽車沿濱海公路南下,沒多久就彎下小藝術村;越南五行山(Marble Mountains)英文就是指大理石山意思,五行山的山丘分為金、木、水、火、土,原本是近海的五個小島,因經年累月的泥沙淤積而逐漸與以陸地相連,山上祼露著大理石,故又稱為大理石山,盛產珍貴的紅、白、青色大理石,山下居民就地取材,用大理可石雕出一件件精美藝品,成為觀光客愛不釋手的紀念品。五行山下盛產大理石雕,許多石雕藝術圖樣都源自於中國,遊客可到大理石工藝店參觀切割及雕刻過程。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權威評選「人生必到的50地方」~NO:35越南峴港、順化,越南常給人的印象常讓我們把他跟戰爭、落後聯想在一起,但如果還停留在過往的的戰爭將無法享受到目前正受歐美人士所熱愛的山清水秀、海灘、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越南早已成為亞洲旅遊的新樂園!

  【峴港】 Da Nang應該尊重當地名稱作大南市,越南中部港口城市,廣南一帆港省首府。在韓江曰左岸,北臨觀港灣。位於越南中部,北連順化、南接芽莊。背靠五行山,東北有山茶半島作屏障,海灣呈馬蹄形,港闊水深,形勢險要,為天然良港。自古中固景口岸。現為海軍基地,可停靠萬噸級軍艦。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cent 跟大家一樣,大約是十年前開始辦門號開始使用行動手機,而十年來手機的功能性及科技進步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我想也很少有朋友還在使用最簡易通信功能的黑白機,套句 Vincent 同事的話,現在連0元手機都有照相機而不是陽春機型。

  Vincent不是常愛換手機的3C狂熱族,一開始的手機當然以方便使用及通話信號強為主,那時候還以 Sugen 手機能在新竹觀霧可打電話而自喜;後來,行動手機幾乎全數螢幕彩色化,我也更換簡易照相機30萬畫素來自娛;前年也為了能插卡聽MP3音樂及收音功能換 Sony 手機,可惜入門級手機照相機沒有自動對焦而無法滿足需求;而目前手上的 LG 手機就是在能自動對焦 500萬畫素及近拍等一般使用功能俱全,加上韓國機型普遍便宜(5000元)前提下使用一年多!!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9從峴港出發往北前往順化(Hue)途中,海濱漁民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8 峴港(Da Nang)-HAGL Plaza Hotel 23樓 日出市區景觀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7 清晨五點不到就起床,台北出發到桃園南崁(嘟嘟房停車場)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搭乘”復興航空”GE661直飛越南峴港(*Da Nang)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剝皮寮老街整修紀事銘」於2009年六月完成;台北的首善之區曾經在艋舺,剝皮寮老街能像鹿港古街那麼具有歷史特色而可以反映其輝煌的歷史歲月。

  1980年代起萬華地方文史人士積極呼籲政府保存剝皮寮老街,勿拆除舊屋,闢為校地。台北市政府終於順應時代潮流及民意,推動剝皮寮古街歷史風貌維護計劃,展開老街保存修復工程,並在此地設立「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康定路「老松國小」:校舍建築係圓形拱門長廊,頗具古樸典雅之藝術風格,已列入臺北市古蹟。校地的一部份剝皮寮歷史街區已另設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剝皮寮」是台灣台北市的地名,位於老松國小校園南側,今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亭仔腳」;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傳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清嘉慶年間稱為「福皮寮」,道光至清末稱作「福地寮」,日治時期稱作「北皮寮」道光年間本應是「福皮寮」的閩南語,日語念成「北皮寮」,到了戰後才出現「剝皮寮」之稱。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