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 Jessica 又出國旅行西班牙?不會吧!?…今年都已經出國四趟了也該休息會兒了! 08/05會利用返鄉南投慶祝父親節之便,專程到鄰近的雲林縣斗六去,是看了先前在「老頑童遊記」 中的兩篇大作:
阿罕布拉宮在台灣 http://tw.myblog.yahoo.com/bv5bp/article?mid=3699&prev=3748&next=3547
摩爾花園~等著您 http://tw.myblog.yahoo.com/bv5bp/article?mid=3748&prev=-1&next=3699
- Aug 14 Tue 2007 14:29
高第Gaudi建築藝術:斗六.摩爾花園 (上)
- Aug 13 Mon 2007 22:18
帕布走得快、梧提跟著來:颱風天的雲彩

在西太平洋颱風地帶的台灣,每年約4~8個颱風來襲,發布颱風警報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帕布前腳剛走,但熱帶低氣壓梧提颱風跟著又來,一周雙颱的警報倒是不多見!今年第6、第7號颱風帕布和梧提相繼報到。菲律賓北部地區因為兩個颱風受到強風豪雨侵襲,造成多處嚴重淹水,還在一些山坡地引發土石流,連日來已有至少十一人死亡。
“帕布”這個名字來自寮國,意思是指大淡水魚。”梧提”是由澳門提供的名字,中文的意思是蝴蝶。
08/05帕布颱風以一天時間輕掃過南台灣恆春半島,直撲香港而去;08/09梧提颱風因為結構鬆散在台灣外海轉成為熱帶低氣壓,卻帶來西南氣流造成到現在中南台灣還陣陣豪大雨…
- Aug 13 Mon 2007 14:18
地理教科書上的一張「風稜石」圖

2005年九月24日 Vincent與Jessica跟小BiBu到北海岸白沙灣旅遊戲水,稍後到麟山鼻漁港,Jessica & BiBu有些累,她們就待在漁港及停車場邊,Vincent獨自走濱海步道約50分鐘環遶了「麟山鼻」一週;當然也寫了篇此行的遊記: 篇名為 三、兩、一之(三)白沙灣與麟山鼻
經過了兩年後某一天,一家出版社經辦小姐到留言版留言,希望能與我接洽有關使用相片版權問題;一時間我也搞不清楚她所指的是什麼?及如何進行版權買賣…
後來,以E-mail 方式進一步詳細往返,是需要一張在麟山鼻步道所拍攝「風稜石」相片,使用在新一版的高職地理教科書上,我覺得能有作品供莘莘學子參考也蠻好的事,而且,限定是一次性使用,所以酌收版費500元,就OK!其實如果純公益用途的話,免費提供都蠻樂意的…
- Aug 11 Sat 2007 20:41
桂林山水情:(S) 漓江象鼻山、回程

「象鼻山」因為它是桂林山水的代表,也是桂林市的城徽,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為標記。象鼻山位於桂林市東南漓江西岸,這應該是距離我們住宿的「漓江大瀑布飯店」最近的景點,卻在最後一天即將要離開桂林前夕來此。
象鼻山位於桃花江和灕江的交匯處,自遠處觀看,有如一隻巨象在江邊飲水,實在是"名"符其實。因酷似一頭在漓江邊飲水的大象而得名。象鼻山高出水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它是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的,1986年依象鼻山闢建象山公園,園內以象鼻山為主體,主要景觀有象山水月、普賢塔、愛情島、雲峰寺、舍利塔等。 導遊張國瓊小姐說月圓之夜在象鼻山可以同時看到四個月亮,也就是天上明月、漓江的倒影水月、象鼻山的水月洞、水月洞的倒影…月明之夜,洞影倒映在江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的奇觀,這一景象就是「象山水月」,可謂桂林山水一絕。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地殼抬升,漓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高12米;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有描繪:「飛崖自山頂尺跨,北插中流,東西俱高剜城門,陽江從城南來,流貫而合於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復內外瑩波」,"象山水月"之稱以此。
- Aug 11 Sat 2007 11:11
聞香請下馬:2007台灣美食展

2007台灣美食展「世界廚藝邀請賽」,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美國、香港、遼寧,以及台灣的南北兩區代表隊,八隊同場技競,搶奪中菜廚藝界最高榮譽。經過前兩天初賽揭曉前四強:北台灣、日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取得參加今天準決賽的資格。世界廚藝邀請賽提升台灣美食及國際的曝光度,透過此活動讓台灣美食風靡國際,盛況預見可期。
2007台灣美食展深受參觀民眾喜愛的「明星老師烹飪教室、技藝活動表演、美食名店街」這三項傳統主題:
「美食名店街」蒐羅全台各鄉鎮的小吃名品,台灣小吃這裡全包了看得到,吃得到,美食名店街滿足參觀民眾大吃大喝大買的欲望,部份攤家提供免費試吃試飲,熱鬧非凡不輸各大傳統夜市,讓饕客心滿意足滿腹而歸。
- Aug 10 Fri 2007 11:42
美食大觀園:2007 台灣美食展
- Aug 09 Thu 2007 10:53
桂林山水情:(R) 七星公園、桂海碑林

07/23 下堯山回到桂林市午餐後來到「七星公園」是AAAA的國家級景區,位於漓江東岸,距市中心約一公里多些,面積137公頃,由普陀山的四個山峰和月牙山的三個山峰組成的「七星山」而得名,居公園的中心部位是桂林最大的以岩洞為中心的綜合性公園。七星公園薈集了山、水、洞、石、庭園、林木、文物精華。
駱駝山即駝峰,在普陀山南麓,是地殼運動融蝕後的一塊殘石,原名酒壺山,因其形狀像老式酒壺,山南刻有“壺山”二字。 壺山酷似伏地的駱駝,現在都改稱為「駱駝峰」,美國前任總統柯林頓曾於西元1998年於曾在駱駝峰下的草坪演講環保演說,刻有頑石以為紀念。
七星公園有個小型動物園位於駱駝峰旁,於1959年成立至今,是那種監獄式的動物展出,對我們市沒吸引力的,倒是生平第一回看到「貓熊」(月月),只是天氣一熱這種寒帶動物都在呼呼大睡,本來這兒應該有兩隻貓熊的,較老的一隻美美已經死去做成原形標本展示。
- Aug 08 Wed 2007 22:52
2007「台灣美食展」展前記者會
- Aug 08 Wed 2007 16:01
桂林山水情:(Q) 靖江王陵、貔貅館

「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歷代諸王的陵園,整個陵園規模龐大、氣勢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稱,位於桂林市東郊堯山西麓,距市區約5公里。 (靖江王陵:http://www.mingwangling.com/home/home.htm)
西元1368年,朱元璋創建明朝,先後分封子孫到各要塞重地建藩為王。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大哥的孫子朱守謙為靖江王,是藩王中唯一非朱元璋嫡子孫。靖江王從冊封到滅亡共存280年,先後承襲王位的有14人,其中有11王葬於堯山,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構成一個方圓百里,氣勢磅薄,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
- Aug 07 Tue 2007 12:09
桂林山水情:(P) 堯山景區、觀臥佛

07/23 在桂林五日旅遊的最後一天,將行程沒有到過的都一一旅遊過,早晨集合後車行往桂林市東郊而行,這鄉間窄小的道路與景觀,比較接近不怎麼繁榮的中國大陸印象;來到堯山停車場搭纜車上最高最大的山峰【堯山】,位於桂林東郊距離市區約八公里,因相傳秦朝時曾在此處建堯帝廟而得名,後白鹿禪師居此,改白鹿禪寺。堯山海拔909公尺(相對高度760公尺),是桂林境內的最高峰,是桂林人郊遊最佳去處和風水寶地。
「堯山」有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四時景致而聞名,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將一座層巒疊嶂的大山打扮得奼紫嫣紅;夏天,滿山松竹、陣陣碧濤、山川競秀、鬱鬱蔥蔥;秋天,楓紅柏紫、野菊遍地;冬天,雪花紛揚,白雪皚皚、冰花玉樹,別有一番情趣。
- Aug 06 Mon 2007 23:29
桂林山水情:(O) 漓江大瀑布飯店、九天銀河

07/22從冠岩再回桂林市區,今天就沒有其他行程了,但是卻是有Shopping 的購物站,我們此行五天一共參觀了(珍珠店、玉石店、絲綢店、禮坊茶點、貔貅(王陵),如果加上酒類、西瓜霜(藥)…可見現在中國旅遊已經與特產商業相結合了!不過,話說回來,大陸來台觀光旅遊一樣也會在台灣各地受特產商葉的強力推銷,他們認為台灣的高山茶葉、故宮文物、、是買回去炫耀來台的法寶呢!
今晚在桂林市最後一晚了,因此建議去看自家「漓江大瀑布飯店」精彩的大瀑布演出,也藉此瞭解為什麼飯店的名稱會是大瀑布飯店?
=================================
- Aug 05 Sun 2007 23:14
桂林山水情:(L) 漓江畔、冠岩溶洞

07/22 今天要遊覽在桂林旅遊的第三個溶岩洞「冠岩」,繼蘆笛岩、銀子岩之後的又一鐘乳石溶岩洞穴;說正格的,短期間內這麼密集的欣賞大自然奇觀,似乎自己的美感經驗會有些疲乏,也就是排後面的溶岩洞會越不感稀奇、不夠壯觀的感覺!
我們開車了近30公里不怎麼寬的道路到達漓江濱的鄉村”草坪”,原本導遊安排大家座「冠岩電動管軌車」,兩人一部自己控制快慢…,只是需要排隊等一陣子,加上天氣炎熱日照強烈,這樣無法伸展身體的乘坐可也不怎麼舒服;於是我們改變主意,改乘兩輛電力接駁車上去到半山腰的冠岩入洞口,也就是高度36公尺的電梯搭乘處。
「冠岩」位於漓江東岸的草坪鄉,在草坪下游半公里,其外貌像古時的紫金冠,故名冠岩。冠岩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洞穴,臨江洞口壁上有李宗仁題刻「光岩」二字。一股清流從洞口流出,匯入漓江,那是一條全長12公里的地下河,發源於海洋山。目前可以遊覽的是靠近漓江的一段。是整個洞穴中最安全、最適合遊覽的精華地段。 該地段兩層溶洞交錯重疊。洞內懸挂著絢麗異常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最著名的是高高聳立的「棕櫚狀石柱」,最高的達40多米,為國內外所罕見。
- Aug 04 Sat 2007 09:04
桂林山水情:(N) 伏波山、還珠洞

07/22 在大飯店集合好沿著濱江路往北走,不大的桂林市一下就到此「伏波山」,只是怎麼各個旅行團幾乎同時到達,處處都是遊客、旅行團,我們這10人乾脆就跟著別的有擴音麥克風的領隊前行,而自個領隊落得輕鬆些!
「伏波山公園」從象鼻山公園沿著綠樹成蔭的濱江路達到北行約2公里,即可到達。公園主體是伏波山,伏波指的是老當益壯的「伏波將軍」馬援;漢代時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曾經過此地,故得名。唐代于山上建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封爵,所以山以伏波為名。
馬援將軍有許多名句流傳於世,如「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及家訓中的「畫虎不成反類犬」等,都是勵志名言也是為人處事的寶典。
- Aug 03 Fri 2007 11:22
桂林山水情:(M) 靖江王府、獨秀峰

07/22 今天行程比較寬鬆,早上集合時間在九點卅分,V & J差不多八點就已經吃過”漓江大瀑布”飯店早餐,Vincent獨自一人要去多些參觀影點去 (Jessica想要多些休息…)門口問了小弟些資訊,招來觀光Taxi (單程人民幣8元而已)往『靖江王府』(獨秀峰)!
『靖江王府』坐落于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哥哥的孫子)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才完工。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明藩王府第;
通過古老的「靖江王城」買了門票之後,入內參觀,50元人民幣門票包含導遊的講解。剛開始只我一人跟一解說員,到了石階梯之後才跟其它五人成一隊;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西元1392年)的靖江王府,明朝時的古蹟僅存城牆、城門、承運門、承運殿的台基、雕欄玉砌和雲階玉陛。
因為在清順治九年(西元1652年)時,不滿清朝統治的農民起義軍攻佔桂林,明降將兵敗,就在這裏舉火自焚,沒想到他的一把火就將歷時280餘年的靖江王府也付之一炬,剩下承運門、承運殿的台基、石欄和雲階玉陛等處,可供人游覽,真的相當可惜。
- Aug 02 Thu 2007 22:43
桂林山水情:(L) 桂林市區 City Tour

桂林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代的城池、石刻、墓址、遺跡比比皆是,而且人文資源豐富,民族風情獨特。保留完好的近代名人故居,是桂林詳實而珍貴的歷史寫照。
桂林市面積算是小的,算不上一個大城市,全數市中心區約68萬人口(另外有12縣,像是陽朔、荔蒲.. 全部人口才是480萬),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我們以前稱廣西省)的第三大都市,她次於省會南寧市及木材業發達的柳州市;當地導遊張國瓊小姐説:「如果十年多前曾經來桂林旅遊的遊客再度回來,一定不太認識現在的桂林市!」
李宗仁是桂林市的名人,李宗仁(1891~1969),生於桂林市臨桂縣(現在桂林市區)兩江的耕讀家庭,北伐名將。抗日戰爭時期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指揮臺兒莊戰役,成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將。抗戰勝利後,1948年當選副總統,49年1月蔣介石下野成為代總統,主持國共兩黨的和談,同年11月大陸淪陷成為新中國後取道香港飛往美國定居。1965年衝破重重阻力回中國,受到極高的禮遇。1969年李宗仁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