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在台電公司是處理資控設備,也就是幾乎全在電腦機房與電腦為伍,處理資料庫及圖形控制,然而,這些資料庫內的一筆或者是圖控軟體上的一條實線,連結上從遠端傳回來的電訊資料,其實都代表著一項設備及電力傳輸線路;
遙控遠端設備都被簡單化、數位化、被集中化,實際上現場的機構設施仍然是原始的土木機械組合,仍然是需要千辛萬苦及有限空間、急切時間下工程完成,這些新建改建工程都是停電中施工,要儘速完全讓舊設備汰換掉;才能讓供電的區域有更完善穩定的電力。
這些無名的辛勤勞工都一點一滴的在工程地點,有危險因素之下進行著,有爬上幾十公尺高空鐵塔,一顆一顆的鎖定鐵構螺絲,將鐵塔的機械結構及”橫擔”逐步完成,才能順利將高電壓送進變電所內,而另外一處的勞工則是將絕緣的電力電纜連接到地下涵洞內,接續著電力無間斷的輸送著。
雖說,這是簡單的電力工程原理,辦公室內工程師只需要幾筆劃與計算就能完成,也沒什麼高超理論與科技,卻是每個工廠區生產、商店營業、家庭生活、乃至於個人維生必須的連接,當將電器用品插入插座的一刻,想一想這個電力能源是從濱海地區的火力發電廠,架上叢山峻嶺一段鐵塔接一段輸送到市區,經由最鄰近的變電所,將高電壓轉變成較低電壓,也轉入地下電纜(路旁電線桿),一站站的電力送到用戶家。
若是朋友你們家鄉區域有興建擴展的電力工程需求,也能感同身受一下,如果大家都不要鐵塔及變電設備不在附近,那麼怎麼能順利便捷的供應全面電力呢?請多多支持電力設施工程。
台北縣新莊舊有變電所汰舊換新工程中。
受到變電所內空間限制,這座 #34鐵塔跟別的都不一樣的高瘦型。
使用高空吊車運送重量的鋼架材料。
爬升上高空鐵塔要固定好吊掛瓷礙子的「橫擔」。
為了工作安全,時時身上都要圍掛著「安全繩」。
有懼高症的朋友可能看相片就會膽戰心驚吧!
另外一組員工準備組裝第三機構的橫擔。
這個鐵塔機構預計在11/13前完成,然後一連串的後續測試。
電力由鐵塔進入變電所,就是以電力電纜(Power Cable)地下輸送了。
這是比較低壓電的電纜還能以人力施工,大電力的電纜就完全得靠機械了!
PS:飲水思源、電力來之不易,也請多節約用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