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Vincent兩度來到馬公市區,四年前與Jessica 來此東躦西串,隨興商店逛逛,到過天后宮、四眼井,還是馬公城隍廟,在Vincent 小學生時爸媽曾經帶我來澎湖馬公市,但是已經完全沒有印象,只留幾張飛機場及市區幾張黑白照; Vincent的外公 王春先生自小生長在馬公市,聽媽媽說是在四眼井附近的老街區域,16歲時候外公獨自遷移來高雄市闖事業天下,而後,輾轉才來到家鄉南投縣;以前還有表姨嬤在這馬公老街近,經過數十年也已無法追溯源頭了!

  俗稱「街內」的媽宮(馬公)中央街,不但是馬公發展成市鎮的濫觴,也是台灣地區現存最早的漢人聚落。可惜的是,它的開發過程並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可能遠在宋、元時代,就有少數的閩南居民,來窪地西側(今復興里,俗稱「海頭」),和現在的中央街北端(俗稱「頂街」)結廬漁墾。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法軍攻澎之役,中央街先後遭到廣勇、台勇(清朝的戍兵)及法軍的掠奪,損失相當慘重。!

  到日據時代,中央街又在日本人的規劃下創造了空前的繁榮。當時被畫為「宮內町」和「南町一區」的中央街,不但是馬公的商業中心,更因為新設了許多日式的玩樂場所,而出現了包含日本文化的特殊街屋風貌。八十四年時期,中央街及一巷僅剩四十六戶人家,其中僅有的十三家店戶也只能靠一些棉被店、布行、裁縫店、化粧品行及餅舖等民生性質的生意,繼續守著媽宮「街內」的黃昏。











俗稱「街內」的媽宮(馬公)中央街,不但是馬公發展成市鎮的濫觴,也是台灣地區現存最早的漢人聚落。





【萬軍井】、「師泉井」,位於馬公市中央里,天后宮的東邊巷子裡面。據澎湖廳志的記戴: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靖海侯施琅擔任水師提督,率領大軍攻打鄭氏。攻下澎湖以後,便派兵萬餘人駐紮媽宮城;但當時媽宮城水泉是很少沒水飲用,且瘴疫又流行,施琅走投無路,只好祈求媽祖多加保佑。第二天,大井中果然湧現大量甘泉,汲取不竭,軍心才穩定下來。因為這一口大井可以供應萬軍飲用,所以被稱為【萬軍井】。







【施公祠】位在馬公鎮中央里,天后宮東邊橫巷,施公祠主要祭祀「清朝靖海將軍施琅」,就是那個打敗明鄭幫助清朝一統天下的施琅將軍。1684年剛建立時候其實是生祠,活著的時候就有廟囉,當時叫做「施將軍廟」









施公祠:民家式祠堂,建廟年代欠詳,可能是康熙三十五年,施琅去世後,才建來紀念他的祀廟,當時稱為「施將軍廟」。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三年〉重建後,才易名為「施公祠」。原址在今澎湖醫院附近,民國前十六年,因醫院徵地闢為院舍,才遷至今址。 施公祠現在是有人居住的民家,所以平常是不對外開放參觀,位置: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1巷10號。

PS:施琅在當時被漢人視為漢奸,施琅被封為靖海侯之後,他的家族有跟著他一起遷徙到澎湖來生活居住,等到施琅死後,後代子孫為了怕漢人迫害,於是整個家族遷往西嶼鄉內垵村落腳,並且改姓氏為「才」,這是百家姓中找不到的姓氏,所以網友來澎湖如果遇到內垵人又姓才的,那他們就是施琅的後代。

















到日據時代,中央街又在日本人的規劃下創造了空前的繁榮。當時被畫為「宮內町」和「南町一區」的中央街,不但是馬公的商業中心,更因為新設了許多日式的玩樂場所,而出現了包含日本文化的特殊街屋風貌。







雍、乾之際,媽宮街的一些殷實商賈,因「整」船經理台、廈之間的貿易,並經售澎湖無法生產的民生商品,而組成了【台廈郊】(其成員通稱為「街內」郊戶)。







【摸乳巷】在中央老街摸乳巷,當年的摸乳巷真的很狹窄,兩間古厝圍出一道以老古石為牆壁的摸乳巷,古厝古牆古街古老記憶,名副其實摸乳巷,改建後變成洗石子的牆壁且冥想拓寬一倍的寬度,此遙想當年老古石牆下的摸乳巷吧!













【菊島軼事】:澎湖藝品店有著澎湖特有的人情,地址是馬公市中央路30號;前服務於台電公司的陳扶氣,早先是一位雅石愛好者,六年前調派離島望安鄉後,開闊的環境,加上取材方便,福至心靈的他,開始從事鐵(銅)雕、石雕、多媒材結合等創作。









【中央旅社】至今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前身為日據時期的「松屋旅館」,創立於一九二三年;昭和時期的「松屋旅館」主客群為放假日本海軍士兵,從水上派出所(現警察文物館)前上岸,白天先逛街,晚上到新生路特種行業消費,不必回營報到的士兵,便在「松屋旅館」過夜。馬公市中央街35號 ;電話:06-9272046、0937-391898



【西河印刷廠】:澎湖第一印刷場





【四眼井】又名為「四穴井」或「四孔井」,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俗稱「上街」。四眼井的開鑿年代沒有確切資料可查考,但是以中央街為澎湖最古老的舊街來判斷,這口井的開鑿年代約在元代,推估四眼井如果是馬公最古老的一口井,那應該可以回溯到13世紀,距今至少700年。因為人民的生活不能一日沒水,「上街」先居民聚居時,應當先鑿這口四眼井做為水源及市井。









四眼井深約三公尺,徑約二公尺。井口覆蓋石板,留有四個圓形的汲水口,構造十分奇特,因而得名。據民間傳說:四眼井逢旱年不乾涸,水質清涼,本是極為優良飲水,但自從有自來水設施以後,已變成了洗用的水井了。來四眼井可以玩玩汲水,但是千萬不要飲用了!





中央街四眼井旁每到夏季隨著遊客絡繹不絕穿梭,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清雅的中藥香氣,四眼井旁乾益堂藥膳蛋的香味。1997年前後,四眼井的另類賣點似乎就偷偷轉移到這家開業近90年的中藥店鋪上,他們燉煮的藥膳蛋飽滿地滿足了遊客一張張嘴饞;



藥膳蛋10元、藥膳豆乾5元 /馬公市中央街42號





對面也有同樣的一家,藥膳蛋、藥膳豆乾也不錯風味!




【馬公老郵局】:綠色牆身,著中華電信藍色圖騰,會有點錯亂的感覺!綠色聯想到的應該是郵局的色系;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負責澎湖當時的郵政業務。



當時日本建築師酷愛使用的「和洋混合」建築形式,整棟建築呈現L型,屋頂使用日本的文化瓦,外型抬頭仰視像極了一頂日本幕府時代將軍頭上的戰帽。





【警察文物館】原址為創建於西元1900年之日據時期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2005年著手修建同年11月18日完竣。文物館展出200件頗具歷史價值的警察文物,從舊式警察制服、各式警察配件、手搖式警用電話、舊式總機、手搖式防空警報器、打字機、手動式印刷機、手持式輻射探測器、日警配刀、手銬、戶籍資料,幾乎彷彿走進了警政沿革的時光隧道一般。




【商崗遊客服務中心】





【澎湖城城垣】總長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城垛五百七十個,設東、南、西、北及小南、小西六門,六門各有其名稱:東門為朝陽門,位於現在的民生路與民福路街壤處;西門為大西門,是六門中唯一不蓋敵樓城門,光復後改稱中興門,現仍與西邊城牆共同存在;南門為即敘門,位在中山路與正義街附近;北門為拱辰門,位於民生路西端與民族路的交叉處;小西門即順承門,位於中山路西端的盡頭;小南門為迎薰門,位在中山路與中正路口附近。今僅存西邊城垣〈約為原城的四分之一〉與大西、順承二門,供人懷古憑弔。






【順承門】為原小西門,媽宮古城在日據時代,因興築馬公港及都市計畫,將古城牆拆除,僅剩順承門、大西門及附近一小部份的城牆。順承門段附近的部份城牆已與附近社區融合,大西門段的城牆則為現澎防部的圍牆。於民國75年(西元1986年)重新整修,76年5月竣工。順承門為第二級古蹟,臨近馬公港,登城可一覽馬公內港海岸美景。













澎湖城又稱為「媽宮城」、「光緒城」。【澎湖城城垣】總長七百八十九丈二尺五寸,於光緒十 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十二月,由總兵吳 宏洛督建,歷時兩年,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十月竣工,總工程費約二萬三千五百餘兩。百年來媽宮古城屹立於此,已成為馬公市重要 的文化地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1070 的頭像
    vin1070

    Vincent的網路日誌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