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Vincent 參與「探究台東、完美伴旅」三天兩夜旅遊安排三個主題:12/13 米茶之旅;12/14 部落之旅;12/15 海洋之旅;今天一整天會以台東豐富多元的原住民部落為主;在台東縣有蘭嶼的達悟族,平地的阿美族與泰雅族,還有多數的卑南族,山區部份的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一共七族原住民在此融合生活!

  「達魯瑪克」是個在荷蘭據台時代即已列名的魯凱族部落(當時被列為敵番),長久以來居住在大南溪流域的山林,係台灣東部唯一的魯凱族部落。東盧凱群,台東縣卑南鄉大南溪附近的東興村。此外,還有近期移民而與排灣族人共同建立的混居村落,三地鄉的青葉村、瑪家鄉的三和村。

  一八七四年,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滿清政府才開始經營東台灣,稱達魯瑪克部落為「大南社」。達魯瑪克的傳統建築原來是石板屋,那是因為在卡帕里瓦舊部落附近有許多石板材料,可以方便族人以就地取材的方式建屋,後遷到山下後因石板取得已不容易,所以都將屋子蓋成了茅草屋。

  一九六九年(民國58年)的中秋夜,因颱風所帶來的焚風由中央山脈吹襲下來,將部落內的茅草屋全數燒毀,不但死去了三十六名族人,更讓無數的傳家之寶付之一炬。經歷了這場災變,政府當局於是幾經天災的大南村(聽來像大難村)改名為東興村,一直延用迄今。目前有許多居民反應該將達魯瑪克的舊名恢復,可是還沒有定案。

  現今東興村(達魯瑪克)的居民約一千六百人,大多為魯凱族原住民,其餘為退伍軍人、閩南人及其他原住民,雜居村中形成多種族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12/14 清晨離開鹿野高地往南接續上台九省道





鹿野溪河床、鹿野吊橋、紅葉部落



路過卑南鄉鄉公所



台東卑南鄉大南溪



歡迎光臨「達魯瑪克」部落



卑南鄉東興村是東魯凱族遷移過來的原住民部落



帶團資歷:17 年自稱:台東牧童呆人的文化工作者劉桐保 (台東縣旅遊解說志工團-志工團)
 預約電話:0910-148289 保哥http://blog.sina.com.tw/tt0910148289/ 





「達魯瑪克」才是東魯凱族人自稱的部落名字







與在屏東縣大武山區魯凱族同樣以百合花贊歎貞德與英雄,百步蛇及陶甕的民族象徵





部落道路旁種植「香椿」樹,具止、消炎及止痛等功能,全樹各部份均有保健之功能。嫰葉可以食用炒蛋是美食;可以提鍊出精油、作香椿茶





保哥為大家解說魯凱族的傳統服飾及其意義!以紅、黃、綠為主要色彩。百合花;戴在女子的頭上則表示女子的貞潔。



男子以海濱的貝殼縫製成背帶,傳統服飾上皆有美麗的刺繡圖案







花叢中遇到飛舞的「黃裳鳳蝶」



「達魯瑪克」部落保護神圖騰



這個碑亭記錄著民國58年一場大火之後族裔遷移到此「東興新村」的故事!







三個石碑碑文各自表述民國58年原住地大南村(大難諧音)一場大火,後來又遇到強烈颱風,政府的德政遷村經過





身著魯凱族傳統服飾也是解說員的台東大學教師



魯凱族自認是太陽之子民,從陶甕中出生,由百步蛇守護的族裔





素人藝術家裝飾的家園







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大南教堂





部落新蓋的洋房仍特別保有原住民象徵圖騰





這張告示圖讓族裔後輩知道族群的遷移過程及領域



由耆老口述留傳下來的部落神話、歷史與典故



魯凱族部落的祭祀傳統







「頭目的家」有個小廣場



「蘇瑪拉萊」原民工作室





新式側所也有石板屋的精神及原住民風格







部落的「祖靈屋」,台東卑南地區不容易取的頁岩石板,沒有像屏東山區那麼常見石板屋



「達魯瑪克」部落小公園





遇到魯凱族第一帥哥解說員 斌哥



部落客就是愛拍合照!



再會了!「達魯瑪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1070 的頭像
    vin1070

    Vincent的網路日誌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