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時任總兵官陳龍,將「金門鎮總兵署」署衙自金門城遷移至此,民國四年金門設縣,地方民眾俗稱「衙門」的總兵署,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自衛總隊部、警察局、臨時縣議會等機關進駐辦公,直到民國八十一年戰地政務終止,三百一十年為金門最高行政中心。
  直到八十五年四月動工整修,八十九年十二月間一度借用為行政院處理試辦兩岸通航事務金門行政協調中心,成為政府小三通前進指揮部。

  清金門鎮總兵署,包括氣勢宏偉的頭門,以及大堂、川堂、內署、內宅、廂房,為四進式兩廊式閩南四合院,有別於其他古蹟以建築構造或裝飾為重,而是以保留前清衙門形式取勝,內政部評定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朝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總兵署改設史料館,經斥資二千四百萬元推動,大堂、內署明間、內宅明間以蠟像重現前清意象外,其餘各室規劃為總兵署相關資料展,展出內容包括金門歷史源流與古代防務、金門籍武將事略、金門文物、民間新房文物、清代兵制、旗幟、戰船、兵器、官服等展示,重現清代正二品武將威儀。

  清金門鎮總兵署後院的「金門樹王」約四百年的老木棉,據瞭解,可能是全台最老的木棉樹。林務所調查資料顯示,老木棉主幹胸徑有九十三公分,主幹上又長出七枝大副枝,整株木棉樹冠幅面積相當大,達四百二十二平方公尺之多,樹的高度則達三十一公尺。 前後輝映,為古蹟增添風情。



  「模範街」是台灣歷史建築之一,位於金門縣金城鎮,原名自強街,民國十四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與地方紳士翁同文決定為金門建起一條「足以為模範」的街道,因此前往南洋集資並蓋起這條街道。興建這條具日本大正時代建築風格的街道。建築風貌取自日本大正風格,融合西洋磚作。第一進為日式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樸實端莊。

  「模範街」該街出自建築名匠王廷元之手,並於1925年完工。全長約75公尺,由三十二間單栱栱圈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橫、直街呈丁字形排列。(住商混合的店舖住宅,亦即前店後屋或下店上屋,中間留設天井的建築型態),是一條具南洋紅磚拱廊風格、繁榮景緻的「新街」。模範街基本上仍為中國式建築,一戶一栱,迴廊較窄,窗飾及鳥踏的造型變化多,如傳統之象徵防火的「鯉魚吐水」等。1960年代是模範街最熱鬧的時期,可說是後浦城的民生消費中心。





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 「金門鎮總兵署」署衙自金門城遷移至此



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原本是黃帝手下的大將,在秦瓊與尉遲恭之前的古門神;直接將神荼、郁壘的名字寫在大門之上,省去了繪畫的麻煩。





三百年的公署機構古榕樹參天









地方民眾俗稱「衙門」的總兵署,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福建省政府、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三百一十年為金門最高行政中心。









「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朝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



內署明間以蠟像展示總兵大人與部署議事情況



清朝軍隊的兵器



這就是清朝的三角黃龍旗(國旗):三角形黃色旗子,青龍張牙爪,前頭一顆紅色圓球





內署明間之後為總兵內宅明間,清總兵家居會客及起居情況。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城隍爺誕辰日」在金門節慶廟會上屬於大型的慶典,「浯島城隍文化祭」鑼鼓、神輦、蜈蚣座、、現在放置於總兵署西廂房。







金門鎮總兵署後院的「金門樹王」約四百年的老木棉,據瞭解,可能是全台最老的木棉樹。





老木棉主幹胸徑有九十三公分,主幹上又長出七枝大副枝,整株木棉樹冠幅面積相當大,樹的高度則達三十一公尺。 前後輝映,為古蹟增添風情。





「模範街」該街出自建築名匠王廷元之手,並於1925年完工。全長約75公尺,由三十二間單栱栱圈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





為金門建起一條「足以為模範」的街道,因此前往南洋集資並蓋起這條街道。興建這條具日本大正時代建築風格的街道。



模範街底廣場,後浦人叫它「吧剎」,也是一個受外來語影響的例子,吧剎是馬來語的市場之意,傳回閩粵僑鄉亦音譯轉用於稱呼市集







具南洋紅磚拱廊風格、繁榮景緻的「新街」。模範街基本上仍為中國式建築,一戶一栱,迴廊較窄





很有特色的店…金門極具知名的國共餐廳,那就是「戀戀紅樓」





「毛澤東奶茶」是用高梁酒調製的奶茶,喝下去有濃濃的高梁味竟然可以與奶茶搭配





戀戀紅樓一樓陳設極具鄉土味





戀戀紅樓是家複合式餐飲,「國共餐廳」有海蚵炒麵線、陶版燒、簡餐、火鍋、調酒、花茶、飲料

 「戀戀紅樓地點:金門縣金城鎮模範街22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