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踏入青城山山門開始徒步上山旅程,這樣依山而建得道觀、寺院,有些類似台灣苗栗的獅頭山,山中沒多遠就有著古廟道觀;我們此行以賞景為主,加以午後天氣時陰時雨,低溫的山區讓每人講起話來像是呼出白煙來,也算領略了內陸寒冷氣候的異相;

  我們一行穿越幽靜山林悠徑來到「月城湖」,位於青城丈人峰和青龍崗之間的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湖水呢?是因為汶川大地震而使湖底地層裂縫,湖水都流光成為了枯湖,現在正由人力施工填補起湖底裂口,希望近期能恢復過來碧波倒影的優美山湖景色;

  本來需乘座船舶到達對岸的「青城山索道站」,現在以高架鐵搭步道走過來,而桃李爭豔的紅白相間美景,提醒遊人春天已經悄悄來臨青城山;我們魚貫搭乘上青城山索道,這是由底下爬升上來的開放型索道,還好懸空的位置不算太高,不至於讓人軟腳啦!而位於右側的陡峭垂直岩壁看起來方正壯觀有如天然城垣高牆,「青翠四合,狀如城郭,故名青城」,這就是這片岩壁而得名「青城山」;

  青城山索道越爬高雲霧越來越重,深入雲霧濛濛中還真的有「登仙」的感覺!如果不乘坐索道而徒步登山得走上兩小時才能抵達咧!因為有山雨欲來的趨勢,我們到達「慈雲閣」、「長生殿」短暫停留後就再搭乘索道下山來!

  青城山自古就以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人文景觀馳譽中外。最高海拔2434米,平均氣溫15度C。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景,其間:月城碧波、青城飛瀑、天然圖畫等景觀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三島奇峰、筆槽險道等更是奇中有險、險中有奇,令人歎為觀止。

  青城山還以自然生態的美,原始溝壑、古藤露爪的奇,有飛泉、五龍、神仙、紅岩四條深隧、蔥蘢、奇險的溝壑雄奇絕妙,峽谷棧道、淵潭水簾,靈穀飛瀑,岩穴石筍等自然景觀50多處,構成了一幅幅幻化無窮,令人神往的精美畫卷。









夫妻樹迎賓雙樹









「天然亭」;不以鋼筋釘子純粹以天然的樹木、藤蔓做繩、樹皮作瓦建造而成



以八卦及太極圖案的地板石磚



非常有特色的八卦型太極垃圾桶





雖說只是低海跋的山區,但是樹齡三百年的「小葉楠」樹林,很有大山森林的林相



「聞笛」樹林間,是位盲人吹奏著美妙的笛聲,本想捐款給他,後來得之他在賣竹笛為生,Vincent買了一把人民幣 20元。



走累了就會有精緻的休息涼亭,賞景聞鳥鳴也短暫休憩一下!



解說的小王姑娘說:他們可是道地的「清華」喔?也就是在青城山的滑竿簡稱為「青滑」啦!







「石筍堂」原先是青城山學校前身石筍堂小學;1993年8月台灣影星林青霞小姐捐資興建「青霞學校」,將此地山區偏遠小學生遷移交通方便的青霞學校(青城山學校舊稱)。現在是精緻的茶館





這就是「青城天下幽」,果然名不虛傳吧!



這也不難能瞭解到張大千潑墨山水畫的緣由。







「青城山文物館」



「張天師」尊老子為教祖,開啟了中國名間道教信仰將近兩千年。





「青城藝苑」是上青城山前的特產藝品店。





屋頂吉祥獸除了麒麟竟然也有熊貓咧!



「月城湖」位於青城丈人峰和青龍崗之間的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



「月城湖」湖水呢?是因為汶川大地震而使湖底地層裂縫,湖水都流光成為了枯水湖





湖水都流光成為了枯湖,現在正由人力施工填補起湖底裂口,希望近期能恢復過來碧波倒影的優美山湖景色;





乘座船舶到達對岸的「青城山索道站」,現在以高架鐵搭步道走過來。







古色古香的「青城山索道站」







桃李爭豔的紅白相間美景,提醒遊人春天已經悄悄來臨青城山;











青城山索道越爬高雲霧越來越重,深入雲霧濛濛中還真的有「登仙」的感覺!







陡峭垂直岩壁看起來方正壯觀有如天然城垣高牆,「青翠四合,狀如城郭,故名青城」,這就是這片岩壁而得名「青城山」;





山壁上的道家崖壁浮雕藝術







歩雲廊索道上站,「清靜無為,清心寡欲」是道家修練的法門。







「慈雲閣」是上索道後第一個道觀,是觀世音菩薩的主祀場







「慈雲閣」左旁的「長生殿」,張大千曾經在此繪畫。



雲霧縹緲的仙境感覺!





Vincent 與四川美女於青城山合影









「雲開綠野皆成畫、人到青城既是仙」



青城山道教學院是目前西南地區惟一專門培養道教界人才的高等宗教院校。

  青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中心,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東漢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張道陵在浙江天目山出生,是漢朝開國功臣留侯張良的九世孫。張道陵自幼聰慧過人,七歲就讀通了老子道德經,天文地理河圖洛書地無不通曉。

  張道陵志在修道,不久就隱居到北邱山裏,有一隻白老虎銜神符送到他座榻旁。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王帝知道張陵有德行,三次徵召,並親自接見,授以冀縣侯,張陵當面拒絕。自此雲遊仙山聖境。他後來到了四川,愛上四川的山明水秀,於是就隱居在鶴鳴山上。

  張道陵在鶴鳴山建立基礎後,到青城山修道與傳道。現在的古常道觀便有張道陵修道的「天師洞」,周圍有張道陵當年治鬼降魔的遺跡,如擲筆槽和降魔石。張道陵除魔去病,救活萬人,百姓都跑來追隨他,拜他為師的一時竟達好幾萬人。張道陵就把他們組織起來,並且訂定律令、分配職務,教給他們道理,勸他們努力行善,就這樣慢慢成立了道教團體,而張道陵本人也就名副其實地成了道教的祖師「張天師」。

  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入蜀在青城山一帶傳道數十年。有傳說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羽化於青城山,終年一百二十三歲,葬於青城山混元頂,今青城山天師洞張陵羽化飛升之處。

  張天師留下道教的典章制度、法符神咒,便與夫人、弟子王長和趙升駕祥雲升天,時年一百二十三歲,尊稱為祖天師。張天師所創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間傳到今天,由於他規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稱「五斗米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