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來四川成都之前,最想要遊覽的觀光景點就是都江堰、九寨溝;一是大自然夢幻的美景、一是歷史文化亙古的遺蹟;而且,學校讀歷史書中對於秦國李冰能設計興建這樣偉大無比的水利工程,心理頭感佩不已,身為理工學科的人都會對這樣利民不朽的工程感興趣的。
李冰何許人也?為什麼能對水文水利這麼高超的技藝呢?「都江堰」是在距今2500年前的水利,而直到今日成都平原仍然受益於都江堰水利,反而現代的水利設施或大壩,有著科技工法及機械工程卻很少能有百年不壞還能嘉惠子孫的。
Vincent 今天一早清晨五度低溫來到「都江堰市」,這邊已經算是「汶川大地震」的受災區域,在地震後不到一年的期間,四處沒見到斷垣殘屋,街容看不出來曾經受到地震損害過,當然,最重要的「都江堰」仍然無懼於大自然強震,還是依然分洪灌溉的成都千頃萬畝的良田咧!
「都江堰」位於成都西北60公里的都江堰市城西,處於岷江從山區瀉入成都平原之處,是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珠。「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兩地位置相近形成旅遊的共通景點;「都江堰、青城山」而共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都江堰景區離堆公園」佔地90餘畝,1932年建成。稱為「離堆」,就是李冰當年率領勞動人民開寶瓶口,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所鑿成的和玉壘山分離的土堆而成。兩旁的『離堆』石碑、『佛教梵文碑』,是後人所立,有意在借助神力永鎮水害。
「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伏龍觀得名是因為李冰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北宋初年,人民懷念李冰的功績,擴建殿宇,沿襲李冰『降龍治水』傳說,改稱「伏龍觀」。
今天一早清晨五度C低溫來到「都江堰市」
郭沫若先生定名「馬踏飛燕」原物現存蘭州甘肅博物館又稱《銅奔馬》,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共同識別標誌
都江堰市以當年李冰治水使用的竹籠裝卵石造型作為市區標誌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兩地位置相近形成旅遊的共通景點。
都江堰古蹟入口 (門票:100元人民幣)
受到汶川地地震損害正再修繕中的「南橋」
「南橋」通過的流水正是都江堰由寶瓶口而來為成都平原灌溉系統的水源。
「都江堰、青城山」而共同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都江堰、青城山」並且是國家最高5A級的特優風景區;「都江堰景區離堆公園」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採用「竹蛇籠」築陂攔水。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完成後,李冰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在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後來歷代朝代改以「臥鐵」埋入河沙之中,來確認掏沙的深淺記號。
三角錐木馬是用於掏沙時候固定工具避免被洪水沖走,現在成為都江堰的市容裝飾藝術
「清溪園」是以盆栽園藝的江南園林造景。
這位美女是都江堰風管局的營銷主管:李甜..果然人如其名呢!
須要將紫薇樹有幾十年上百年的園藝栽植才能做出這樣如花瓶、如屏風的盆栽,巧奪天工。
植樹蒼翠有型,初春花開嬌豔
在台灣少見的「海棠」盛開,這可不是山區路旁的秋海棠草花喔!是跟蘋果樹鄉近的樹種
晚開的茶花與梅花成了殘冬的見證!
「堰功道」顧名思義就是歷代以來對都江堰有功的名仕
「丁寶禎」光緒二年(1876年),丁寶禎調任四川總督,治理黃河、疏浚都江堰及整治鹽運航道,救民於水火的壯舉;復修都江堰故堤結餘款額建築而成「南橋」以利民交通。
「丁宮保」世人所稱的別名。據傳「宮保肉丁」是丁宮保首創,也是他最喜愛吃的菜肴。後人為紀念他,將此菜都名為「宮保肉丁」。
西蜀建興六年(西元228年),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
蜀國有諸葛亮和都江堰的貢獻,才使蜀國在三國鼎立之中份量加大,諸葛亮治理的整個蜀國,而都江堰使蜀國成了沃野千里;諸葛亮設兵護堰,但是軍事政務繁忙的諸葛亮終其一生卻沒曾到過都江堰。
「張松銀杏」樹高6米,樹圍最寬達5米,傳說係後漢張松所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張松銀杏原植于張松故里崇寧縣三聖寺(今彭州市豐樂鄉),於1957年移植到都江堰景區離堆公園此處。
張松銀杏本為雄株,千年來未接一果,但自2000年起,每年都碩果累累。從未結過果的千年古樹,竟開始掛果,銀杏滿枝,蔚為奇觀。
「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伏龍觀得名是因為李冰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是紀念李冰的廟宇。受到四川汶川大地震損壞,目前正興工修復之中。
此為清朝各界捐獻製作的三足鼎來表揚李冰治水的大功德!
- Mar 18 Wed 2009 16:25
【跟名博逛成都】(N):拜水都江堰(上) 離堆公園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