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日)離開無生道場下了山,也旅遊了大半天,例假日出遊最好方式是早出早歸,我們七點多開車出發,中午兩點多就回程,前往跟返回都避開了車潮,也能早些回家沖洗休息;就在沿著來時路會台北途中,因為行車對向的關係,靠右的車行動線比較適合回程去趟「龍洞灣岬步道」,也不會多出多少時間在轉彎及行車逆向危險!

  Vincent 並非走濱海的龍洞灣公園上龍洞灣岬步道,而是從北行過「龍洞隧道」後即靠右邊彎進窄路的停車場,現在東北角風景區已設置好完整步道及行路指標,即使沒曾來過也不會錯路的;何況,這個還不是很普遍知道的好景觀是去年「東北角地質之美」招待兩天一夜行程中,東北角風管處已經帶隊來過;看看冬季寒冬中的與及秋高氣爽陽光中龍洞灣岬不同的光影景觀!

  朋友們下回來東北角旅遊,在返回台北的北上車行,不妨彎進龍洞灣岬來,時間充分的話走上1.5公里,從停車場走到「西靈巖寺」來回,沒有時間就到約300公尺「觀景平台」就能有世界級的壯麗地質景觀喔!





龍洞灣是由鬆軟的頁岩與砂頁岩,在海浪的侵蝕下快速後退所形成的海灣。



龍洞灣岬步道串聯起東北角的二大岬角,也串聯起鼻頭角600萬年前與龍洞岬3500萬年不同時空的地質年代。





時間充分的話走上1.5公里,從停車場走到「西靈巖寺」來回,沒有時間就到「觀景平台」





穿出密密樹林就是一片「海角天涯」般一望無際的海崖。





觀景台下方海岸的突出稜岩,被稱為「龍洞一支」斜坪,這也是著名的磯釣場。



遠望隱約可以看得到福隆及台灣極東的山稜「三貂角」。





「龍洞岬」有整個東北角海岸風景區中出露最古老的巖石,還有雄偉的海崖峭壁,是一個地質、地形景觀都極為特殊的地方。





「四稜砂岩」在地質的研究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地層,根據岩層的特性以及沉積環境來判斷,這些岩層屬於濱海或淺海相沉積環境下的產物,沉積物中大多為中粗粒的石英,由此研判當時沉積物的主要來源是臺灣島以西地方或是5000萬年前華南古陸塊沿海的花崗岩。





仔細觀察龍洞地區的岩壁,就可以在發現這些透明、無色似玻璃般晶瑩惕透的石英礦物了!





約300公尺到達「觀景平台」就能有世界級的壯麗地質景觀喔!





「龍洞」的確也不辱其名的充滿著萬千的變化,這裡有峰巒如聚的龍洞岬,清澈的龍洞灣海域;龍洞灣岬步道串聯起東北角的二大岬角,也串聯起鼻頭角600萬年前與龍洞岬3500萬年不同時空的地質年代。



風景極致的「鼻頭國小」,台灣最美學校之一了!





雄偉的海崖峭壁媲美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到「景觀亭」回望剛才的觀景平台





「四稜砂岩」在地殼變動形成的造山運動遂逐漸被抬升露出地表,而海岸侵蝕成壯觀的海蝕崖及海蝕凹壁,不過堅硬的四稜砂岩層不易被侵蝕後退,便形成了一個突出海中的岬角。





時間充分的話走上1.5公里,從停車場走到「西靈巖寺」來回龍洞灣岬步道。





龍洞灣岬步道上所見絕美景觀!





「大白斑蝶」為臺灣產斑蝶中最大的一種,多出現在海岸附近的低地,但不棲息於較高的處所,多分布於臺北附近至恆春半島的海邊,台灣中間區域卻沒有!



大白斑蝶常將地面揮舞的白色蝶網誤認為是自己的同伴,因而自投羅網,也因此有「大笨蝶」之名。

但是大白斑蝶也非笨得徹底,常會佯裝死亡,若將毫無動靜的大白斑蝶擲向空中,牠們在落下的途中便會突然展翅飛翔,從容地離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1070 的頭像
    vin1070

    Vincent的網路日誌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