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徐州路四十六號,在三尺高的圍牆及四周兩、三層樓高的大樹護蔭下,這裡做為官邸,絕對符合環境清幽、私密性高的要求,不過,由於長時間無人居住,缺乏整理,加上房子本身歷史已久,反而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座落在台北都會區,雅致的風格迥異於其他大同小異的現代化建築,這就是原台北市長官邸。
市長官邸建於一九四0年(日本昭和十五年),為和洋混合日式住宅的典型代表;台北市長官邸在當時就是列為第一級的官舍,基地八百坪、建地三百坪,目前和台東的廳知事官邸是保存最完整的日本時代官邸。
至今已有六十餘年歷史的市長官邸,八十三年以前的歷任市長,除吳伯雄之外,包括高玉樹、張豐緒、林洋港、李登輝、邵恩新、楊金欉、許水德、黃大洲等,任內都居住於官邸內,因此具有深刻的紀念價值。幾乎每任市長上任時,都會依自己的八字,將房子內外做些改變。黃大洲是最後一位進住的市長,八十三年底卸任搬離後,官邸就無人居住,市府秘書處祇派一名管理員負責看管。
陳水扁任內,民國八十五年元旦首度開放市民參觀。同年三月,市長官邸由新聞處統籌重新規劃為「官邸咖啡屋」,提供有關音樂、戲劇、影片、攝影、美術、文學等各項藝術展演場所,並可供作家、詩人各項藝術創作者及本市市民聚會休閒之用,「官邸咖啡屋」便是該階段暫用的名稱。
徐州路『市長官邸藝文沙龍』(The Mayor's Residential Art Salon)在前任市長陳水扁任內即已整修完工,雅緻的日式官舍建築、蓊鬱清幽的院落,都讓到過的人驚豔不已;
馬英九市長上任後次年(八十八年)十一月,台北市文化局成立,主管單位由新聞處轉交文化局,隨即針對提高官邸的使用效益進行研議。委外交由時報育樂的空間規畫經營中,市長官邸藝文中心提供一個餐飲服務的休憩空間,一個可以容納約一百人的演講廳、還有一個小小的陽光書閣。以販售詩集為主,讓這個小小的書店成為全台北唯一專賣詩的角落。
( 資料來源自:http://ep.chinatimes.com/timesq/mayorsalon/mayorplace/mayorsalonplace.htm)
1.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46號
2. 電話:(02)2396-9398#10~13 (02)2358-3548(傳真)
3. 用餐: 設有雅致咖啡廳,提供套餐、咖啡、飲料、三明治、茶點等,並代訂餐點及茶點。
●營業時間:每日上午 9時至晚間11時(晚上9點後不供餐)
●美式早餐:上午9點~11點
●下午茶:下午2點~5點
●訂位專線:(02)2392-9510
4.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7時(星期一不休館)
(http://ep.chinatimes.com/timesq/mayorsalon/mayorplace/traffic.htm)
07/16 官邸藝文沙龍 相簿
走在徐州路上...一條台北市林蔭安靜的短短綠林道
台北市長官邸.市長官邸建於一九四0年(日本昭和十五年),為和洋混合日式住宅的典型代表;
雅緻的日式官舍建築、蓊鬱清幽的院落,都讓到過的人驚豔不已;
市長官邸藝文中心提供一個餐飲服務的休憩空間,一個可以容納約一百人的演講廳、還有一個小小的陽光書閣。
台北市長官邸在當時就是列為第一級的官舍,基地八百坪、建地三百坪,目前和台東的廳知事官邸是保存最完整的日本時代官邸。
不想出遠門的周日,隨興來走走.....P.S:拜託!汽油不要再漲價啦!
------------------------------------------------------
官邸藝文沙龍鄭對面的「台大法學院」..
台大法學院,原址為日據時期台北高等商業學校之校舍,後併入台北帝國大學,成為法學院。它主要的行政大樓、大禮堂及二層樓教室等建築完成於一九一九年(大正八年),是精緻古典的巴洛克建築風格。
想想看..這裏曾經多少現在政要.官員的求學校園呢!
彭明敏,連戰,陳水扁,謝長廷,馬英九...無分藍與綠,不勝枚舉....
假日裏校園裡冷清而靜謐。校園中庭的「弄春池」一池翠綠,彷彿時光不曾流逝。
這幾棟建築都已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它的風貌將永久保存與流傳。
喜歡這樣子隨興走走...胡亂拍拍得感覺! C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