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百年以來媽祖遶境活動早已成為台灣的宗教盛事,每年到了農曆三月「天上聖母」遶境進香活動是『大甲鎮瀾宮』及大甲五十二庄人民的重要喜慶之一,信徒來自全台、甚至國內外朋友的熱烈參予;近年來大甲媽祖八天七夜的遶境活動更是躍上國際宗教舞台,擢成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
信奉道教及媽祖信仰的人沒有不知道『大甲鎮瀾宮』的,加上電視台媒體的大肆轉播報導,也儼如成為了台灣社會的一大盛事, Vincent之前來過大甲鎮參拜過鎮瀾宮,那時是國二升國三時期,來此祈求考試順利成功,都已經是卅年的事了!
卅年後再度進到大甲鎮瀾宮,發現原來如此盛名的「大廟」幅員並不大,比起北部慈裕宮、台南鹿耳門天后宮都小得多;是這樣國際型的宗教盛事,帶動著地方的宗教情懷,加諸來自於四面八方虔誠的信徒,八天七夜的出巡遶境與各鄉鎮的宗教交流之外,藉由這場盛大的宗教盛事也聯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
http://www.ttvs.cy.edu.tw/kcc/9593ta/ta1.htm
大甲鎮瀾宮 創建於清乾隆35年(西元1770年)迄今已有兩百多年,廟內面供奉媽祖及配祀各神,是大甲鎮最具規模的寺廟,據傳:該廟於清雍正八年(戊甲)有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民林永興攜帶家人來台,途經大甲堡定居謀生,遂將隨身有湄洲朝天閣天上聖母香火,安奉自宅廳堂膜拜,後來大甲堡每一角落住民都來參拜,日增月盛,香客不絕於途,地方人士見此盛況即徵得林氏同意後擇地於現址,於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興建小祠。
清乾隆55年冬月,地方士紳發起籌集財力,將原有小廟擴建,且命名為天后宮。鎮瀾宮,遠近信徒頗眾,香火鼎盛,每逢農曆三月,媽祖往北港進香之際,數以萬計信徒隨之路行二百多里,長途拔涉,此情此景,不僅代表著我國宗教信仰之自由,亦為當今國內宗教史上劃下了一筆絕無僅有的特色。
該宮因年代久遠,樑柱已見腐蝕,難再整修,因此,地方人士建議,並經該宮董事會決定拆除就地改建於六十九年五月十八日舉行動土,新建的鎮瀾宮殿式和舊的鎮瀾宮是一模一樣,仍依仿照我國固有宮殿式建築。
http://www.dajiamazu.org.tw/
香火鼎盛的大甲媽祖廟,是大甲五十三庄民的精神皈依。以前這裡稱做「天后宮」,即今名聞中外的「鎮瀾宮」,大甲鎮民習慣稱它為「媽祖宮」,廟中科儀則慎重的稱呼「天上聖母」。
從「鎮瀾宮」字義,應指「鎮住海浪,以供海上往來人船平安」。
因此大甲媽祖信仰和大安港的貿易有密切的關係。而大安港於雍正九年闢為貿易港,歷乾隆至光緒年間而不衰,營運高峰,每天進出船隻高達六、七十艘,光緒二十年,每天仍有四十七艘帆船的出入的紀錄。後來大安港泥沙淤積,至日據末期,已形同廢港。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盟軍擊中的日機,曾嘗試迫降港邊的泥灘,可見港口功能已完全喪失。
鎮瀾宮2007年將這上百萬面的金牌鎔鑄雕刻成一尊高四尺二,重達七千兩百六十兩的『金媽祖』,同時也將地下室闢建為媽祖博物館,將『金媽祖』安座於此。目前可以名列全世界第一、純金打造的「金身媽祖」,將一、二十年來信徒所捐贈的金牌,交由五、六個台灣師父花一年多時間所用心打造出的”金身媽祖”,「金媽祖」從裡到外都是純金所打造,高度4尺2的金媽祖,由7260兩純金打造,重267公斤,擁有一億二千萬的身價,精緻細膩的打造功夫,更顯尊貴,將媽祖刻畫的莊嚴肅穆。
鎮瀾宮的建築特色
大甲鎮瀾宮雖於民國六十九年改建成目前的新建築,然而在廟中管理人員用心的保留或採取適當措施下,使得鎮瀾宮保有許多的藝術精品與文化傳承。
1、匯集國家薪傳獎大師的作品
(1)第一屆大木作薪傳獎得主王錦木:規劃鎮瀾宮整體格局,為目前鎮瀾宮整體外形設計者。
(2)第七屆木雕薪傳獎得主鹿港施鎮洋:與父親施坤玉同時雕刻鎮瀾宮神龕。
(3)第八屆彩繪薪傳獎得主台南潘麗水:神像後面屏風的圖縞,供施鎮洋雕刻。
(4)第九屆彩繪薪傳獎得主學甲李漢卿:作品有三川殿的彩繪。
2、名師與精緻的作品:
(1)神龕木雕作者為鹿港施坤玉:鎮瀾宮的神龕,堪稱為全省最精緻的木雕作品。
(2)剪粘作者為洪坤福,是剪粘名師江清露的師弟。
(3)石雕作者為沙鹿聶祥生,鎮瀾宮石雕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http://www.dajiamazu.org.tw/art/page07-1.htm
宮內對聯甚多。而牌匾多方:「與天同功」、「佑濟昭靈」、「聖心佑民」、「護國庇民」、「保國佑民」、「功添天下」、「慈雲灑潤」、「神光廣昭」、「誠求立應」、「庇民護國」、「德保生民」、「慈恩廣被」、「保佑黎民」、「普施恩澤」、「慈雲廣覆」、「慈光普照」、「聖德長垂」、「帝澤咸庥」、「神澤蒼農」、「神賜百福」等懸掛於廟內各主神殿內。
http://www.dajiamazu.org.tw/html/page01-6-1.html
每年農曆三月「天上聖母」遶境進香是本宮一年當中最大而且最重要的活動。 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始於本宮創建之時的湄洲進香活動,當時均由大安港或溫寮港直接駛往湄洲,清朝時期大約每十二年舉辦一次,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大安港廢港,日本政府嚴禁台海兩岸往來,終於在清末民初之際,前往湄洲進香活動因此停頓。後藉常往返於大甲與北港牛墟的牛販,買賣牛隻的經濟活動,造成民間祈神還願,答謝神恩的宗教行為,形成了大甲組團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濫觴。
西元1987年,適逢媽祖成道千年,湄洲祖廟邀請海內外人士回祖廟參加活動,本宮乃組團赴湄洲祖廟謁祖進香,前往媽祖誕生地:港里天后祖祠參拜。自此以後與祖廟的香火之緣再度延續。而每年的進香活動則於1988年改至 往新港奉天宮迄今。
每年農曆三月,來自各地的十餘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進香隊伍,以本宮為出發點,在八天七夜中徒步來回本宮與新港奉天宮。遶境隊伍跨越中部沿海四縣市(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經過廿一個鄉鎮,八十餘座廟宇,跋涉三百三十公里路,熱鬧的場景令人嘆為觀止。
http://www.dajiamazu.org.tw/html/page01-6-2.html
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日子並不固定,都是在當年的元宵節由本宮董事長擲筊決定進香出發的日期與時辰。在整個八天七夜的遶境活動中,依照傳統舉行獻敬禮儀,分別有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八個主要的典禮,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 Jan 07 Mon 2008 22:44
大甲采風錄(下):大甲鎮瀾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