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在想應該很少、很少有旅行團會代去參觀什麼墓地的吧?其實具有歷史意義與當地史地結合,那麼去看古墓也是自然的事,我們到別的國家不也會去忠烈祠或是陣亡將士墓園瞻仰嗎!況且,邱良功與表哥李光顯是金門兩位清朝大將軍的故事,「邱良功墓園」是一座正一品品秩的武將墓園,這是讓金門人引以為傲,將留傳後世,為代代金門人們所傳頌!

  底下資訊來源: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作者:林怡種):戰功彪炳的武將李光顯和邱良功傳奇故事
http://www.kinmen.info/article/article.php?SN=2&DirSN=37

  官拜見浙江提督的「邱良功」清朝乾隆三十三年出生於金門大徑村三十五天後,其父邱志仁便不幸與世長辭了,由寡母許氏獨力撫育成人。幼年時的邱良功,家貧生活困頓,母子相依為命,陶鑄成他克勤克儉,奮力向上的大無畏精神。

  邱良功自幼聰明機智、膽識過人,長大後追隨表哥李光顯投身軍旅,由於驍勇善戰,鎮守閩、浙海域,從外委、把總、千總、守備、游擊、參將、副將、總兵,曾多次追盜剿賊越過台灣海峽,嘉慶十四年,獲朝廷拔擢晉升為浙江提督。

  嘉慶十四年八月,邱良功出洋圍剿「漳州大盜」蔡牽,與後閩師王得祿率援軍圍攻,蔡牽彈盡援絕,眼看即將束手就擒,只好破船自沉,橫行於閩、浙、粵三省水域近二十年的盜匪,終告消滅;經此戰役,邱良功受封「三等男爵,照例承襲」,也就是三代子孫可以繼承爵位。 嘉慶二十一年(1817年)秋天,邱良功進京晉見仁宗皇帝,返回任所途中病歿於揚州,年僅四十九歲。仁宗特下詔遣使祭葬,棺木運回金門,多方尋覓,就是找不到合適的墓地,最後,風水師看中邱良功的出生地:大徑村舅家舊宅。

  邱良功棺木下葬之後,墓園建築歷經一年多才竣工,佔地廣闊,墓後山丘遍植樹木,此墓園是金門的清墓中,唯一依照清代墳塋規制所建,設有石翁仲和石獸的清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墓園外圍兩側有巨型石碑亭台各一座,鐫書邱良功一生事績,墓前則有石彫拱門一座,氣宇軒昂,以整體墓園規模而言,邱良功墓在台閩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墓坊之一。

  「大徑村」是怎樣變「小徑」?
  但是,自從邱大人風水下葬之後,開始五穀欠收、人畜不安,年年飢荒,村民死的死,或向外遷移;據說,就是「邱良功」墳前那些神羊、神馬,常偷吃居民的青苗作物,才會五穀欠收;神虎噬傷人畜,才會人畜不安。

  因此,大徑村民紛紛結伴「落番」去南洋討生活,或是許多人從陳坑乘船搖櫓出海去澎湖,留下的房舍沒人管理,久而久之,為蔓草所掩蓋,僅存墓園後方幾十戶人家,「大徑」就是這樣變「小徑」的了!





邱良功古墓兩旁,左右各有一石造碑亭,內安置嘉慶帝御置的「神道碑」,以記敘邱良功之功績。





前置墓庭與墓埕。墓碑後築有墓岸,兩側寶城石柱。



墓桌上以竹節區隔分別雕麒麟、鹿、鶴,象徵吉祥;鐫刻著:「嘉慶二十四年歲次己卯十一月 皇清 誥受建威將軍 晉封三等男爵 賜諡剛勇 琢齋邱公暨 元配正一品夫人 肅惠吳氏 孝男聯芳聯隆聯恩等同立」。





墓埕前方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碑石及雕飾均為白色花崗石。石獸採圓雕方式,體態圓潤,無複雜之雕飾。





石獸之姿態各不同,石羊跪姿,石虎蹲踞,石馬站姿,剛好由低而高排列。



這墓埕前的石虎與塔后的風獅爺幾乎相似的







依照「大清會典」的規定要當上一品官才可以墳墓設有文武翁仲,而石翁仲朝向墓道相望。在全台灣也只有「太子太保」王得祿一人設置(http://outdoor.cyc.edu.tw/outdoor/taibao/b3.htm)





墓前則有石彫拱門墓坊一座,採四柱三間二層式墓坊,建於嘉慶二十四年八月。額枋浮雕為不同的吉祥動物圖案,花板為透雕人物圖,立柱未刻楹文,各柱頂均安置石獅一尊,橫額鐫刻邱良功一生所獲得之功勳;氣宇軒昂。



橫額上刻著:「皇清誥受建威將軍 提督浙江全省等處地方 統轄水陸軍務 節制各鎮總兵官 記大功六次 軍功\功加一等紀錄二次  晉封三等男爵世襲加二級 欽賜祭葬賜諡剛勇 邱良功\妻 誥封正一品夫人肅惠吳氏」,造形樸實無華。



邱良功墓園是一座正一品品秩的武將墓園,以整體墓園規模而言,邱良功墓在台閩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墓坊之一。經「文建會」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大徑村」是怎樣變「小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