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寫有《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韻鐘聲千載流傳,寒山古剎因此名揚天下。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西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http://hanshansi.w223.west263.cn/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為太平天國以後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人運走,下落不明。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 

  楓橋古鎮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楓橋橋頭,抬眼即可見碧瓦黃墻的寒山寺坐落在綠樹叢中,院內青松翠柏,曲徑通幽。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 





這是寒山寺旁邊的「江村橋」,與此相隔不遠處有一座楓橋完全相同的形樣。
 




 「楓橋」江楓漁火中的「江楓」即指此(江村橋、楓橋)二橋。而不是江上的楓葉與岸上的漁火,對映添愁。 



 「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寺院坐東朝西,占地的約1.06万平方米。前立照牆,嵌石刻「寒山寺」三大字。 







  寒山寺每年都有一百二十多萬遊客參觀,絕大多數都是為尋找「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 



  香爐正面鐫刻了「一本正經」四字,背面鐫刻了「百煉金鋼」四字,以示佛經神聖。
 






  寒山寺現在的殿宇,都是清光緒二十二年至宣統三年(1896—1911)期間重建的。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甚多! 



  當代書法大師劉海粟手書,直到今天「楓橋夜泊」仍被編入日本學校教科書中,在東南亞、歐美地區,張繼的詩句也很受青睞。

 

  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時,延請著名書法家俞樾手書了這塊《楓橋夜泊》石碑 



 「楓橋夜泊」是各大書法家禪學對於書法上的影響漸深漸遠,促成了宋代書風的轉向 



  南宋岳飛將軍的書法刻字 



  「寒拾殿」內供奉的寒山、拾得二禪師塑像;寒山、拾得兩個和尚又稱「和合二仙」;
  寒山原稱寒山子,曾隱居天臺山國清寺。他善於作詩,人稱詩僧,有詩三百余首,後人輯為《寒山子詩集》;拾得原是個孤兒,由天臺山國清寺名僧豐幹收養為僧,故名拾得。

 

  [鐘樓]著名的鐘樓就在寒拾殿旁,該樓為二層八角。蘇州舉辦首屆除夕寒山寺聽鐘聲活動
  一年12個月,24個節氣,72個候。把12、24、72相加,得108,既可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種煩惱之數。若除夕聽鐘聲108聲,既能解除新的一年中煩惱,又能消除人生108種煩惱,真是大吉大利。
 

  莊嚴「法堂」,建於1996年,氣勢雄偉,使古剎增輝,廟貌莊嚴。 





  1995年建於寺後逾42米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普明寶塔」落成,成為楓橋景區的標誌性建築。 





  「普明寶塔」一、二樓的法像莊嚴! 



  只能登上二樓參觀,無法在登高遠望 



  來自廣東廣州的美利姑娘也旅遊江南美景 





  「觀音峰」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種石灰岩,因產於太湖而得名,它是指產於環繞太湖的蘇州洞庭西山、宜興一帶的石灰岩;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澤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