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區的古蹟廟宇,沒有旅客不知道萬華「龍山寺」的,而同樣具有歷史與規模的「保安宮」卻少了許多青睞與關愛,別說外地觀光客不多,連Vincent住台北卅年的居民都沒曾來過;而老家在台北西區的Jessica 也只聞其名而沒來過。

  週末台北天氣不佳,偶爾至陣雨的陰霾天候,加上剛走過「能高越嶺」Vincent也藉以好好休養一下,到週日傍晚精神與氣候都穩定下來,找Jessica倆人專程來看看台北市沒曾到過的國家二級古蹟大廟「大龍峒、保安宮」

  資料來源:CTIN台灣旅遊聯盟http://www.tourguide.tw/taipeicity101854.php

  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上,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大龍峒當地的信仰中心,更是台灣北部重要的廟宇之一,由於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之意,創建至今已有200餘年;保安宮佔地廣大,面積為3000坪,是難得一見的大廟,建築的修護與維持更是全台廟宇的表率,並在1998年評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1804年,(大龍峒)四十四崁所在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擬將其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開間的大廟宇。經過多年施工後,於1830年完工。

  完工後的這座大廟正式被命名為保安宮,廟名意思有著「保佑同安」的涵義,除此之外,該廟也俗稱大浪泵大道公廟或大浪泵宮。廟中除了主祀保生大帝,還副祀"釋迦牟尼"、神農大帝"、"註生娘娘、"池頭夫人(1835年後)等,與台灣許多廟宇相同,都是揉合儒、釋(佛)的道教廟宇。

  因該廟多為木造雕樑建物,落成後經過1855年,1868年,1917年,1936年,1967年的的五次大幅度重修。其中,1917年(日治 大正六年)的整修規模最大,當時陳應彬與郭塔兩位廟宇師傅,對陣興修,造成現今前殿左右兩邊簷椽雕刻相異,成為台灣少見現存的「對場作」寺廟。該次整修耗時三年,連同鐘樓等建築約等同現今建築面貌。

  保安宮在日據時代由於戰爭影響因此廟務漸荒;光復以後46年改制成保安宮委員會,在主任委員的努力下籌得經費便開始復建,並增建圍牆和花園造景。 2002年耗費六百萬美金以上的保安宮整修工程竣工,該廟宇自此還原至1917年的最初三進三殿原貌。也因為還原工程備受推崇,2003年8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頒發該廟宇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以玆肯定。

  保安宮為三殿三進式,第一進為五開間的前殿加上左右各三開間的山門,重檐歇山屋頂的前殿為『三川殿』,石雕的牆面為19世紀初作品,而中門的蟠龍八角檐柱一對是保安宮現存最早的石雕作品,為1804年所建;後殿主奉神農氏因此又稱『神農殿』,左右兩側則附祀孔子與關雲長,殿右為保恩堂供奉歷代同安名人神位,並設有凌宵寶殿、大雄寶殿,供奉道家三清與佛家三寶佛。

PS:四十四坎店是1802年士紳發起在保安宮西側興建的二排店舖,每排22幢共44幢出售,行成『四十四坎店』

PS:「對場作」:是台灣或中國傳統建築在建造過程中,左右兩邊由不同的建築師傅分別獨自建造,合力完成這一座建築。特色就是建築左右兩邊相對應之元件,尺寸相似,但形狀、樣式、手法卻各異;由於兩位師傅的建築風格常有差異,於是,增加了傳統建築的可看性,特別是競爭性的對場作建築,左右兩邊的對立呈現,更是精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8D%E5%A0%B4%E4%BD%9C)

04/13大龍峒保安宮

 
「保安宮」在後殿之後,附設圖書館共設閱覽室、期刊閱報室以及二間館藏室,並設有"凌宵寶殿"、"大雄寶殿,供奉道家"三清"與佛家"三寶佛"



「保安宮」後殿



後殿主奉神農氏因此又稱「神農殿」





後殿後殿面寬十一開間,左右兩側則附祀孔子與關雲長




「保安宮」東西廂房的窗櫺(大正六年 1917年製)



雖說經歷多次的修繕,仍然能保持著1917年的原貌



「保安宮」現今前殿左右兩邊簷椽雕刻相異,成為台灣少見現存的「對場作」寺廟



正殿的背面


殿外側背三面彩繪巨幅壁畫,是1960年代臺南春源畫師潘麗水大師的彩繪壁畫


趁著天色還沒全暗,Vincent & Jessica 到此一遊!



懸掛的燈籠也該是名家手繪圖




開闢哈密街時將「保安宮」山門大埕與廟宇分隔開來。



牌樓上的「交趾陶」,都是值得觀賞的藝術品





前殿又稱三川殿,牆面為石雕,為19世紀初作品。




拜殿的正中央門通常是不開的,嘉慶14年的石獅.




前殿為樓閣式建築,主要作祭祀之用,故稱「拜殿」



拜殿中門的蟠龍八角檐柱一對是保安宮現存最早的石雕作品,為1804年所建。






「保安宮」正殿重檐歇山式屋頂



正面安蟠龍柱兩對,其中單蟠龍外柱為1805年所建作品。



/> 從黃昏到入夜的「保安宮正殿」




保安宮燈光燦爛一向是北部攝影師取景的好題材




「真人所居」:祭祀保生大帝的神龕,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之意






「保生文化祭」 http://www.baoan.org.tw/HTML/Yearact/action.html 
保生文化祭就是保安宮每年例行的遶境活動,在保生大帝神誕前一天農曆3月14日舉行,當天會有許多傳統活動,上午在廟埕舉行民俗競技,下午1點開始由報馬仔、土地公、頭旗車等率先開道,接著各寺廟軒社、力士會、藝陣等展開拜壽表演,最後的放火獅活動更將遶境推到高潮;保生文化祭除了遶境活動外,古蹟導覽的活動更是受到歡迎,讓學校機關團體等增進對鄉土藝術的認識與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