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訓練所的石偈「止於至善」!(意即為學做人均以完美境界為目標!)  我寫如此的標題不是在於標新立異,用以吸引大家的疑惑注意,而是就人心理事件層面顯現的確是如此一般「人生如串燒」;

  「生命如花藍,有好花妝扮!」,現實的人生經歷可就沒這樣的美好!從三四歲懂事一直到生命終老,林昆輝老師將之比喻成『人生如串燒』!
  這一串串五花八門的竹籤上 肉串、蝦子、青椒、海鮮…就是我們曾發生過的「事件」,這根串成的竹籤就是我們的「時間」或許稱歲月來得貼切一點,這樣比喻的人生歷程,除了讓酸甜苦辣的不同生活面之外,對於,我們無法釋懷的創傷事件(串燒) ,就如同視為燒焦了串燒一般,這樣來解釋受創者的心路很貼切的;

  試想,在我們烤串燒時候,是怎麼來處理控制火侯及處理燒焦的肉串呢?
  控制好火侯的串燒,是成了美味的佳餚;而沒處理好的燒焦串燒呢?就不是很好的經驗與失職了,統稱之為「創傷事件」的由來;
  有的人雖然明知道燒焦串燒難以下嚥,但總是自己沒處理好,還是吞嚥了下去!但無可否認的,有的事件(串燒)就是怎麼也不能吞食下去,多數就擱置了下來,也就是這事件並沒有穫得解決,然而也漸漸揮之不去,而成為了沉痛的「創傷心理」

  林昆輝老師解釋何謂「事件」:
  1、想做的事情(物品)就可以去做
  2、想做的事情(物品)卻被阻礙不能做
  3、不想要做的事情(物品)就可以不用去做
  4、不想要做的事情(物品)卻被強迫著去做
其中1、3就像烤得好的串燒,非常可口又美味,是美好的成功經歷與回憶
反觀2、4就像烤焦壞掉的串燒,在生命之中就成了「創傷事件」,也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挫折心理陰影在!

  有創傷事件與心理,就如同是一種「推力」,把人的生活推向不愉快,緊迫、焦慮的壓力一般,但是,同樣經歷的創傷事件並非都讓人走向絕望或是有更多心理上的不良的影響,林老師說有人予以歸納是個人的忍受力比較強,其實沒有人比較脆弱誰就是勇者,多數是我們沒有遭遇到會自殺者所處的境地而已!

  他舉例”倪敏然”自殺事件,全台灣嘩然的原因是怎麼這樣的知名喜劇演員會無法忍耐於感情的壓力呢?…然後,四處亂找出個”夏禕”來當代罪羔羊,認為就是她的逼迫才造成倪的感情受挫(推力)的自殺…

  自殺的人會走上絕境並不在於創傷事件(推力)有多強,因為不是每個失戀受傷感情的人都會去自殺的,而視拉引著他的「拉力」夠不夠強而且多,倪敏然出了感情問題時曾四處跟朋友聊天求諒解,電話找人商討及述說心理狀況,但是,同是演藝人員都忙著無法慢慢仔細聽,當然多數也是不堪他三翻兩次午夜的電話騷擾,於是,不是關機就是不跟他再連絡,倪死亡前好幾天的通聯紀錄是空白的;他的親人都遠在加拿大,疏遠也無法立即能幫助他的情緒,外界沒能提供資源來拉一把,他也就自己斷絕了對外界的求助信息,自然而然,啟動了被植入「自殺方程式」腦中有人告訴自己:「倪敏然….去自殺吧!是時候了!」

  所以,經濟壓力、感情失戀、身體病變、心靈受傷…這些推力並不是人會自殺的必要條件,而是,他心理的有所牽掛及被需要的感覺越來越少,是拉力不足而產生一了百了的念頭!

  青年有功課與愛情的壓力,中年人有家庭經濟壓力,但是,沒有幾乎壓力的兒童也漸漸有人在自殺,而且,最沒有生活壓力與挫折的老年人反而是自殺率最高的族群,是其中一般人的四倍,老年人想以親情家庭為拉力,偏偏子女、孫子都各自忙碌及不願多親近他們,越來越疏離及沒有了生活重心,一點點的事件就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輕易就想自殺而執行的決心….


  在幾十年前的時候,自殺率比較低,通常都走到身心受創有精神官能症狀,甚至於是精神分裂的患者,耐不住身心的煎熬了才會啟動「自殺方程式」,然而,現在媒體資訊發達了,除了天天不時的新聞報導外,還會以完全的自殺步驟來逐步教學,讓本來沒曾經想過自殺的人不斷的被重覆提醒著,報復式電視劇也推波助瀾教授著,當父母在看得很過癮的同時,旁邊一起看的兒童青少年也默默被植入了「自殺方程式」與許多錯誤的社會價值觀念而不自知。

  目前情況是有創傷事件也罷,有心理創痛因素,有些偏差行為無法自制,到人格發生違常的反社會行為,每各個心理行為期都可能被啟動「自殺方程式」;這也就是發生在兒童為了芝麻小事會自殘自殺,有人為失戀而死,為不美麗而死,為政治理念不同而死,更多的為債務而全家都死….他們真的都使用了所有能幫忙的資源與管道嗎?非得以死亡沒辦法作解決的地步嗎?

   你學會如何去做「求助」的準備及能力嗎?
  自小我們被教育成有能力處理的人,凡事要自助,還要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才會是強者,卻從來沒有被教導如何去求助?求助也是需要教導的呢!除了在家庭內求助,在學校裏求助,還需要有無關的社會團體第三者求助,這就是社會公益團體的介入時機;
  當我們的社會在20~40歲青壯年人,他們的十大死亡原因第一名:意外死亡,而第二名:自殺死亡!這樣的教育當局應該就該立即引咎下台了!

  教育沒有教導青年愛惜自己生命與愛護身體的作為阿!沒有教育青年人如何享受生命,如何去發展生命自然就會珍惜自己生命,當然不會做可能危及殘害生命的意外危險動作跟自殺作為嘛!

  該是勇敢於面對自己的無能以及有缺憾,自己就是沒能力解決的時候,求助幫忙一點都不丟臉的;生命的危機竟然迫切到就在我們身邊了,也許我們很幸運的一輩子都不會有親屬、朋友、週遭同事發生過自殺事件,但是,我們的子女呢?他們在校園同學,在公司的同事,鄰近巷弄賣東西的小販?…每年4000人的自殺死亡,就有至少4000家庭破裂,他的親屬朋友就有約4萬家庭間接受影響;那麼4000人自殺死亡的背後就有約20萬個自殺未遂的個案,更多更多的家庭瀕臨著破碎與無法正常生活。

   同體大慈、異體大悲!
  我們瞭解與自己越親近的人,越沒有耐心與容忍力,但是,這不好的文化背景需要做改正過來,時時提醒自己,自我修練起來,從多關心關切自家親屬開始,建構好家庭成員每個人的「拉力系統」,讓他所關懷的事務既又多,又非常有需求感,讓每個家人都相互的關懷與被需要,還要教導如何被愛跟愛別人。

  也要作創傷事件後心理的收心與轉念,也就是想要做的事務沒能做到時候,收起心來想想,其實你可以不那麼想要的!被強迫做的事務也因為愛的念力,讓你願意為他而做到不想做的轉念…
  因為有愛有了更多關懷,會把受創傷的心理,願意去離苦轉念,也就是所謂:事後多年再想想,當時並沒多大的痛苦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阿!(佛教金剛經的精髓)


  (成功與失敗) Vs. (快樂與苦惱) Vs.(有價值與無意義)..…這我們人生的三個蹺蹺板,就端看自己把「創傷事件」這個燒焦了的串燒,擺在人生什麼位置上!

      人生如串燒、一個個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
        你燒焦了嗎?…那麼,給自己再來一塊吧!


  林昆輝老師的”與幸福約定”個人部落格: http:// http://blog.webs-tv.net/laurel


"同心園地"輔導員模擬諮商輔導實習的相片.
共有位訪客閱讀過本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