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閣(魁星樓)是一座二層三簷正六角型的樓閣建築,樓基立於六角型花崗石平面臺基上。一樓是四周無牆環圍的檐廊形式,內外各以六根圓形花崗石為柱,石上接木柱。二樓往內縮小,以木柱支撐重檐的屋頂,柱間以矮牆作欄杆,圍成迴廊。

  中國人將魁星奉為主文運的星宿,平時是文人士子們供奉祭拜的神祇,每逢有各種考試,更受到考生的膜拜,祈求能夠榜上題名,一舉奪魁。

  清朝道光年間,鄉賢林斐章鑒清初以後,金門科甲大不如前,於是捐銀千兩,創建魁星樓於後淵塗山頭,於道光十六(1836年)建成,就是今日東門里珠淵東路四十三號前的「奎閣」。奎閣造形美觀,精巧古樸,如建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雖經幾度修葺,卻不改原貌,經公告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建築地點:金門金城鎮 珠浦東路43號。

  「陳詩吟洋樓」位處於後浦「魁星樓」邊,佔地廣大,興建於民國廿二年(1933年)。與成功陳景蘭洋樓、碧山陳清吉洋樓、山外陳期宰洋樓、古崗董允耀洋樓、水頭黃輝煌洋樓及得月樓,均屬早期洋樓的代表性作品,其宏偉的洋樓格局與古色古香的「魁星樓」形成強烈的對比。

  陳詩吟先生為金門高坑人,通曉經史,原以教書為業。1903年出洋新加坡、印尼從事貿易商辦,發跡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物資孔急的年代。1932年與四夫人薛賢珍返鄉購地建屋,不過奇怪的是,陳詩吟並沒有按傳統在老家高坑興築大宅,而是選擇金門最繁榮的城鎮:金城。

  陳詩吟洋樓於1933年竣工,耗資三萬銀圓,成為浦後最出色的洋樓建築,但遺憾的是,陳詩吟在洋樓完工前,不幸辭世,為洋樓蒙上一層陰影。1937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攻佔金門,強徵民宅,作為軍事辦公房舍。陳詩吟夫人薛賢珍乃避居新加坡,離開的故鄉,從此未再返回金門。日軍佔領時期,陳詩吟洋樓被徵收做為日本軍官招待所用途,鶯鶯燕燕進出無數,艷名遠播。

  1945年日軍戰敗投降撤離後,金門陷入無政府狀態,到1949年胡璉軍隊進駐實施軍管,才稍獲平靜。約1983年並曾作為金門高中教師的宿舍。1992年11月正式結束43年的戰地政務,但陳家後世人丁凋零,從未返鄉接管,頓成荒宅景況。因為長年無人居住管理,院內雜草叢生,破落不堪,而常被居民戲稱為「鬼屋」。

  陳宅十分強調安全的思維,圍牆高度比一般宅邸要高出許多,門、窗、陽台均為多層保護設施,從外面百葉窗,中間鑄造鐵窗,內面為玻璃窗的層層防禦作法,顯見當時繁榮的金湖(後浦)治安並不安寧。

  為金門典型的「蕃仔樓」,造型頗有英格蘭文藝復興建築特色,比如正面造型,將屋簷突出並開窗,增加了陽光的面積,擴展了視野,樓層又設計了精美的欄杆,與圍牆內的花園結合在一起,加上各種雕刻,都增添了濃濃的歐洲風格。

  陳宅正面裝飾主題豐富,山頭壁面以大型雙龍、鳳梨圖示內崁天使泥塑,簷邊線腳與柱頭以動態活潑的人物、動物泥塑造型,充滿趣味性。而最常引起討論話題的便是山頭望柱上「印度番傭苦力人偶盤拖仙桃」與柱頭仿「憨番抬厝角」的泥塑。

  2006年4月20日金門縣政府已將陳詩吟洋樓登錄為縣定古蹟,著手清理屋舍。而屬於陳詩吟洋樓的孤獨傳說也即將消失!

  陳詩吟洋樓建築地點:金門金城鎮 珠浦東路44號。



奎閣(魁星樓)造形美觀,精巧古樸。



魁星樓就是「奎閣」於道光十六(1836年)建成。中國人將魁星奉為主文運的星宿,平時是文人士子們供奉祭拜的神祇,每逢有各種考試,更受到考生的膜拜,祈求能夠榜上題名,一舉奪魁。







陳詩吟洋樓興建於民國廿二年(1933年)。正面造型,將屋簷突出並開窗,增加了陽光的面積,擴展了視野,樓層又設計了精美的欄杆。





陳詩吟洋樓於1933年竣工,耗資三萬銀圓,成為浦後最出色的洋樓建築;為金門典型的「蕃仔樓」,造型頗有英格蘭文藝復興建築特色。





陳宅正面裝飾主題豐富,「雙龍拱仙女」山頭壁面以大型雙龍、鳳梨圖示內崁天使泥塑。





「出龜」式的外廊作法,讓建築得以向外延伸,營造一處可以進行休閒活動。



最常引起討論話題的便是山頭望柱上「印度番傭苦力人偶盤拖仙桃」



柱頭仿「憨番抬厝角」的泥塑。可能原因係華僑從為了彰顯地位與英國殖民相同,或痛恨南洋英國印度警察,或當年鴉片戰爭的印度傭兵攻打中國的歷史情結等所造成。



陳姓是金門的大姓氏「穎川衍派」:陳氏發源于穎川群(今河南許昌,長葛一帶),普天之下陳姓的郡望便是「穎川」。

當時後浦的名人傅錫琪所題,『投筆卅年追倚頓,造樓百尺讓元龍』





陶製竹節式明管排水管及動物造型排水口



南洋風情十足的窗楣百葉窗



門、窗、陽台均為多層保護設施,從外面木製百葉窗,中間鑄造鐵窗,內面為玻璃窗的層層防禦作法,顯見當時繁榮的後浦治安並不安寧。





陳詩吟洋樓旁正在整修維護中的一棟古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