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村,古時候稱「尚卿」,是一個靠海的漁村;幾百年來,村子裡的男孩出生後,七、八歲就被帶到船上,腰間綁條繩子拴在船舷上,開始與大海搏鬥,和父、兄學習在波濤起落間隙討生活,代代衣缽相傳。

  明清時代金門島上文風鼎盛,人文薈萃,村村有人中舉在朝為官,唯獨陳坑村的孩子,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個個都是打漁郎,無人能在朝為官。直到陳景蘭先生立志遠赴南洋求發展,誓言要賺很多錢回家鄉蓋家校,聘請最好的老師,讓陳坑的孩子能夠有書讀,將來才能出人頭地。陳景蘭完全免費供陳坑的孩子讀書,真正的『有教無類』。由於想讀書的孩子太多,教室不夠用,還借用附近的陳氏宗祠上課,一時之間,整個漁村書聲朗朗,弦歌不輟。

  成功由於是陳姓族裔聚居在太武山南麓的山凹,所以,一般人習慣稱「陳坑」;成功村屬於正金湖鎮正義里,成功是民國四十九年奉內政部,新改的地名,賦寓成功新意,閩南語村名依舊稱陳坑,依民國四年金門建縣時記載為上坑,相對於東側的下坑(夏興),坑為金門常見的村名用字,意為可避風的低地。
陳坑村距大陸最遠,又有太武山作屏障,最能躲避共軍砲彈轟擊,因此,國軍在那裡設「金門官兵休假中心」。

  在50年代一般人想要到金門戰地,唯一的途徑,就是參加救國團的戰鬥營,為此每年寒、暑假,島上官兵停止休假,由「救國團」改辦「金門戰鬥營」,這是許多四、五年級中年朋友的難得回憶,全國菁英學子聚集「景蘭山莊」。也因此,附近商家應運而生,商店櫛比鱗次。因為,休假官兵或戰鬥營學員,白天搭乘軍用大卡車外出暢遊風景點,晚上回到「休假中心」,爭相購買特產,或品嚐地方風味小吃。因此,陳坑街道熱鬧非凡,成了不夜城。





「成就當從初基礎、功名應自跬步為」成功的候車亭有這樣的對聯。









Vincent 參觀「陳景蘭洋樓」時許多部落客團員都沒跟上來,正午炎熱高溫都躲在「文學茶坊」;導遊莊兄戲稱這兒是:「海角成功一號」







「文學茶坊」希臘風格建築,緊鄰陳景蘭洋樓、擁有私人海灘海景,品嚐咖啡.茶點







白雪沙灘欣賞料羅灣美景





吧檯兩位美少女調製咖啡及雞尾酒







外頭浪潮沙灘、藍天白雲也抵不過屋內清涼冷氣的魅力啊!





「文學茶坊」咖啡及雞尾酒種類多約一杯120~180元左右;



Vincent點了杯「鳳梨高梁醋」,清涼消暑!





成功由於是陳姓族裔聚居在太武山南麓的山凹,所以,一般人習慣稱「陳坑」;





成功的「陳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年),原為二進,位於大東敦,又稱「南方祠堂」,係大宗宗祠,後多有修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再次修建,將原有二進,在經濟拮据下改為一進,最近一次修建,於民國五十二年,再改回二進。





陳坑村距大陸最遠,又有太武山作屏障,最能躲避共軍砲彈轟擊,因此,國軍在那裡設「金門官兵休假中心」。又名「擎天山莊」



仍然存有戰地景觀,碉堡防空洞是必然的。





老榕樹、古厝下,仿古的涼亭,金門建設及福利真是不錯,導遊說想活得長壽些,可以考慮來金門養老。







跟其他台灣老街一樣,都會穿插著新房與老屋的交錯。



陳氏的堂號「穎川掩派」,在金門「陳姓」是大姓氏,是金湖鎮第一大姓,金城鎮第二大姓,也是金門縣第一大姓;要當金門縣長姓陳的就佔了優勢。







閒逛進「尋常百姓家」,更能體會金門民居的實相。







成功產紅花崗岩石材,古厝都以全岩石砌成,冬暖夏涼堅實又古樸!







古樸無華、清靜自持的「陳坑」成功村



炎熱高溫豔陽高照,Vincent來到古老「柑仔店」買瓶台灣啤酒解暑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