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潤餅的由來跟古代寒食節有息息相關:
  「寒食節」相傳為了紀念不圖富貴又忠孝的「介子推」,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未當上君王在落難無糧食時,介子推忠心護主割大腿肉奉養重耳,十九年後重耳當上君王執政並大封功臣時,獨忘了封賞淡泊功名而奉養老母歸隱於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的介子推,著人傳話說「寡人先前事忙,加官晉爵時把你給漏了,現在給個官你做做,你下山來,我也好下臺階,免得人說我忘恩負義,壞我一世英名!」。

  經人提醒後親率士兵搜山卻遍尋不著,有人建議燒山可逼出介子推接受封賞,結果誤燒死了介子推,倒臥一棵燒得焦黑的大樹旁,晉文公撫屍慟哭道介之推呀,真忠義之士也,樹都燒焦了,你還能保持完屍,難道是在等我來嗎?差人將介之推母子屍身運往山下厚葬!另叫工匠把那棵焦樹鋸了,取未燃部分做了一雙木屐,表示每天看到足下就想到介之推,這就是尊稱『足下』的典故。

  晉文公為了哀悼並感念介子推的忠孝,於是把這天定為「寒食節」,下命全國在每年的這天禁止生火而只能寒食。

  由於晉文公勤政清明治理國家而終成春秋霸主,百姓亦得以安居樂業,大家非常感念介子推,每逢他被燒死的那天都不生火煮食物,只吃事先做好的寒食,像棗餅、麥糕、青團和糯米糖藕之類的食物來表示紀念。

  又因寒食節的日期只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所以後世就把寒食節的習俗併入清明節之中。但寒食節的食俗仍有部份以變形的方式傳承而保存於清明節中。
  例如閩南的泉州和漳州一帶,在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生火煮食物而只吃事先做好的潤餅,這就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閩南人移居台灣後,在台灣的清明節當天雖然未禁止生火,但亦有吃潤餅的習俗。

  潤餅:潤餅卷是春卷的一種,流行於台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捲更為古老的吃法。「潤餅」並不不像春捲那樣需要油炸才能食用,福建和台灣一帶的家庭再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此來祭祀祖先,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與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屬於福建台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

  吃潤餅在閩台一帶是家族一年中重要的聚會禮節,僅家族成員食用,不會用來招待外人。





潤餅最困難製作的在潤餅皮,店家以手工的方式,古法製作潤餅皮,師傅以快手在熱鍋上將麵糰畫上一圈,還得將餅上多餘留的小麵糰以粘吸方式收回來,不是一般人家能DIY製作;所以在家作潤餅還是要店家買潤餅皮。

有興趣看高手出招來看影片:
http://tw.truveo.com/%E6%BD%A4%E9%A4%85%E7%9A%AE%E8%A3%BD%E4%BD%9C/id/733977973




雖說是傳統美食,年輕人也喜歡吃。



現作手工潤餅雖不是什麼大料理,準備食材工作卻蠻繁多。





煮大量的高麗菜絲+豆芽菜備用





潤餅好不好吃跟包含的食材有關係,也可以做素食選擇。



先鋪好潤餅皮,老闆說他們的皮比較薄所有使用兩層皮來包,鋪上花生粉用以吸收多餘的湯汁。





除了花生粉,加上蘿蔔乾、香菜、炒豆干



可以選擇加上肉鬆,或是以紅糟肉作肉食



最後鋪滿調味好的菜絲





在餅皮邊緣沾以甜醬,這樣子潤餅包裹起來就不會散開來。



需要較多人工作業,傳統美食得之不易!

啊!一買回家就迫不及待吃完,忘記要先切開來拍幾張;下回再買來拍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