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山」並不是此座山的山名,「靈鷲山無生道場」就位於福隆三星之一的荖蘭山。Vincent 早就想來此聞名佛教山頭訪勝,此行福隆經彎曲而且後段陡坡山路來到停車場,靈鷲山設有警衛須要以證件換”訪客證”進入;風和日麗、青山碧海非常好的展望,就算不是來朝山禮佛,當成是登高遠望的郊遊也是很棒的風景旅途;不需要一定佛教徒信眾,靈鷲山不相同於台灣其他宗教佛門的教派,有東南亞及西藏小乘佛教藝術色彩,也就是不用長途跋涉也能窺探到異國教義的智慧,來此一趟寧靜慈悲之旅吧!

  一到入口處有一高大山門,「天眼門」:浮在天空中的眼晴. 看著世間眾生山川;「天眼門」:眼睛的造型表現藏傳佛教藝術色彩,門柱上石刻則為世界各大宗教的古老修行圖騰,象徵人類對宇宙自然現象的各種探索與解釋,也充分表達靈鷲山「尊重、包容、博愛」的華嚴精神。

  「觀音道場」:觀音以慈悲為本願,如眾生慈母,聞聲救苦,濟渡一切眾生。觀音道場中央設置一尊青銅鑄身,高十二公尺、坐南朝北的金色「多羅觀音」聖像。梵音「多羅」為離塵垢之意,佛經:「多羅觀音由光明中生」,故身金色;面黑意即除垢障。基座三面環列《圓覺經》十二菩薩像與其偈語,後有觀音心咒轉經輪。

  「多羅觀音舍利塔林」:舍利塔為佛弟子憶念佛陀萬德莊嚴所設,塔內有佛像及舍利、經典、袈裟等三寶聖物,庇護加持著眾生的信心。觀音道場四週的五十三座佛塔,是依《藥王藥上經》中,由自在王佛之前的五十三位佛所命名。由塔林望出,可遠眺狒狒山,一路延展向台灣島東極點的三貂角,觸目是無邊的太平洋,一如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廣大悲願。



  「金佛園區」預定地繼續往宜蘭方向前行約二百公尺的右手方是荖蘭山的入山道路,一路挺進直達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四大名山道場,環山朝山步道圍繞總本山所在地的心臟一隅,為當年緣起於心道法師斷食閉關的「法華洞窟」。這裡,觸目是紅瓦石屋,山間林道的石板路,錯亂著青斗石雕的五百羅漢,石砌舍利塔林,以及來自斯里蘭卡的摩訶菩提聖樹幼苗、緬甸白玉石佛像等,諸種神聖的緣起聖物,點綴在自然壯闊、純樸寧靜的山海之巔,靈鷲山為現代社會提供了一處安頓身心的角落,更是為世界示現著一處以推動生態倫理、和平教育為特色的心靈聖地。

  一九八四年法師在靈鷲山創建「無生道場」,開山和尚「心道法師」覓地苦行至此,見山勢酷似印度佛陀弘揚大乘佛法的靈鷲山,故而將道場取名為「無生道場」,命名的背後寓意著法師無限的悲心大願。「無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每個人的靈性、佛性,也就是沒有生死的意思;無生的地方就叫做「涅槃」,是我們開悟的地方,我們的心本來無生。假如能夠體證到緣起即是性空,那麼就能夠脫離六道輪迴的痛苦,證明「無生無死」的覺明,也就是佛陀本身所講的:「真正圓滿覺悟的最大智慧」。


  無生道場傳承禪風,致力宏揚佛法三乘合一、圓融無礙的華嚴精神。為因應新世紀需求、達成「愛與和平」的地球家願景,心道法師帶領僧俗弟子,以華嚴「一即一切」的精神,創立「世界宗教博物館」,促進宗教互動學習與交流,積極促進世界和平的願景。

  佛門須知:靈鷲山是清淨佛教修行道場,請來山參訪大眾務必遵守以下的規約:‧進入本山請全程輕聲細語、殿堂內勿靈動、拍照、錄影。

  ‧ 本山全面禁止抽煙、嚼口香糖、檳榔、食用葷食、酒類、麻醉品。

  ‧ 請勿攜帶外食、寵物、違禁品或危險物品進入本山。

  ‧ 請勿野炊、泡茶、煮食、焚燒冥紙。

  ‧ 敬請隨手作環保,勿丟垃圾、吐痰。

  ‧ 道場為十方信眾佈施,請愛惜公物、珍惜資源、不攀折花、木、植物、不傷害園內昆蟲動物。

  ‧ 尊重道場,勿衣著暴露、著短褲、拖鞋入山。

  ‧ 尊重道場,入山不喧嘩,情侶間的動作、言語適切為宜。

  ‧ 交通管制措施:遊覽車一律停放大停車場。再以朝山、步行或轉搭接駁車進入。

  ‧ 團體來山參訪請一周前與知客堂聯繫:02-2499-1100

  ◎本山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8:00~18:00(供膳時間:11:30~12:30 假日:11:30~13:00)   週一為本山僧眾精進日,不開放信眾來山。



「靈鷲山無生道場」就位於福隆三星之一的荖蘭山。






「天眼門」眼睛的造型表現藏傳佛教藝術色彩,門柱上石刻則為世界各大宗教的古老修行圖騰




「天眼門」:浮在天空中的眼晴. 看著世間眾生山川;


「風調雨順」四大天王


哼哈二將:佛教守護寺廟的兩位門神,附會而成的兩員神將,形象威武凶猛。


密跡金剛



那羅延金剛








「觀音道場」中央設置一尊青銅鑄身,高十二公尺、坐南朝北的金色「多羅觀音」聖像。




十二菩薩像與其偈語,後有觀音心咒轉經輪。


就是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多羅觀音舍利塔林」






舍利塔為佛弟子憶念佛陀萬德莊嚴所設,塔內有佛像及舍利、經典、袈裟等三寶聖物。


「靈鷲山無生道場」就位於福隆三星之一的荖蘭山。




一路延展向台灣島東極點的「三貂角」,觸目是無邊的太平洋。


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圖騰標誌




「聞喜堂」:聞喜,即是西藏噶舉派祖師密勒日巴尊者之名,亦紀念早年心道法師於宜蘭骨塔塚間修持時得尊者心意授記。


聞喜堂供應素齋麵(120元紅燒麵、蕃茄麵)




義賣道場紀念文物,提供緬甸颶風賑災義款。




「臥佛」佛教稱佛 涅般(pan),來自緬甸玉佛安詳側臥。


四面佛是印度婆羅門教神祇,原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大梵天王。






「華藏海」:向洋一望無際,乃以華嚴經「入蓮華藏世界海」得「華藏海」



午餐免費供應簡單素齋,請自由隨喜樂捐。




信徒可以買油燈供佛


點「光明燈」祈福平安!







「五百羅漢步道」:步道兩旁有羅漢石雕,尊尊表情神態不同。


「祖師殿」:此為靈鷲山最早的建築史跡,也是宗風傳承的精神所在。

 初期經費拮据,祖師殿一切建設石塊都就地取材,以五包水泥克難啟建,成就一座依山勢而建的天然石屋。從此處可見開山的艱辛,也為靈鷲山定下了樸實簡單自然的建築風格。




「法華洞」一九八四年心道法師進到法華洞斷食閉關修行兩年多,出關後,則開山創建「靈鷲山無生道場」


遊客一定必到的「觀景台」




回望靈鷲山 無生道場





從觀景台俯瞰下方鹽寮到福隆海岸及雙溪河口






開山和尚心道法師覓地苦行至此,見山勢酷似印度佛陀弘揚大乘佛法的靈鷲山,故而將道場取名為「無生道場」

  「高高山鼎立,深深海底行。」靈山聖水將塵世庸擾洗滌乾淨,佇立在靈鷲山山巔,心道法師眼中看到的不是汪洋大海,而是胸懷慈悲想要度化眾生。
  「喜悅從無所得而來」~ 心道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