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由於泛舟漂流需要換裝梳洗,「台灣博客采風團」離開永泰縣「赤壁生態風景區」已經是下午三點鐘了,還好永泰縣離今晚的福州市只約四十分鐘車程,加上我們雷師傅及全陪吳捷都市福州人,有著歸鄉的興奮心情來到福州呢!
  一路上居住在福州的全陪告訴我們有關福州的種種典故及史地,這些或許跟旅遊行成無關,Vincent覺得卻是很好瞭解地方的重要資訊呢!

  「閩人」就是指當時的土著居民而崇拜蛇類圖騰的閩族,這點很相似於台灣南島民族的排灣族、魯凱族。戰國中期(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六世孫為楚威王擊敗殺死,越國開始瓦解,王族南奔,部份越人入閩,與閩族融合成為閩越族。

  「八姓入閩」是中國西晉時期(西元308年),大批中原地區人民為躲避戰亂定居福建,主要有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定居在福州,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這是中原地區人民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也是北方漢人與閩人的一次大融合。如今,福州市民中,姓林、陳、黃、鄭四大姓的,占一半以上;故有「林陳半天下,黃鄭滿街擺」之說。

  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烏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內,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別名。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帶領居民廣植榕樹,故福州有「榕城」之別稱。福州的名人:沈葆楨、林則徐、嚴復、林森、林覺民、林徽因、薩鎮冰等人。還是中國海軍將領的搖籃地。

  【福州】福建省省會,有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商業繁華之地,如今已成為我國沿海對外開放的主要城市之一。 福州市具有獨特的古城風貌,閩江穿市而過,市中心有于山和烏山兩座小山丘,此外,福州還是我國主要僑區之一,250萬華僑遍佈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脫胎漆器、牛角梳和紙傘被稱為「榕城三寶」;

  在外地人的眼裏,普通的福州人身上還帶著鮮明的地域特色。過去,只要一說到福州人,便很自然地與“三把刀”聯繫在一起。早期移民到外地的福州人(台灣、東南亞),帶了三把刀來闖天下,所謂的三把刀即是:菜刀、剪刀、剃刀, 福州人最擅長廚師、成衣師和理髮師這三種職業。







【福州】福建省省會,它自古就是商業繁華之地,如今已成為我國沿海對外開放的主要城市之一。



「福銀高速」、「福廈高速」溝通了福建省濱海及跟內陸交通。







「閩江」是福建的母親河,閩江是福建省最大的一條河流,發源於閩西北各水系,經千里匯流又從福州入海









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帶領居民廣植榕樹,故福州有「榕城」之別稱。







福州也有個【西湖公園】位于福州市市區西北部臥龍山,為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所鑿,唐末就已經是游覽勝地﹔







閩王王審知及其子,在此建造亭、台、樓、榭,湖中設樓船,西湖成為御花園﹔到宋代更富盛景。園內長堤臥波,垂柳夾道,湖中幾個自然的湖嶼間有飛虹橋、步雲橋、玉帶橋等相連。





福州著名的「三山兩塔」中的『白塔』。兩塔分別始建於西元799年(*唐貞元十五年)和西元905年(*唐天佑元年),時至今日,烏塔和白塔已經成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建築。





于山下方【五一廣場】福州市市民休閒娛樂的地區,福州大商場、大型購物中心集中區域,也是全市最繁華的地區。

  

福州市「八一七路」熱鬧商業區



通往鼓山「湧泉寺」山路高處俯瞰福州市










說起閩菜,可能首先讓人聯想起享譽八方的名菜『佛跳牆』。「佛跳牆」原名「福壽全」,是福州官錢局官員於光緒年間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的名菜。後來衙廚鄭春發學成烹調此菜的方法,並加以改良,作為他所開設的「聚香園」的菜式之一。當時此菜並未起名,有一才子品嚐後便即興吟道: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開棄禪跳牆來」,因而得名。

而我們所吃的就是位於福州大飯店二樓的「聚香園」餐廳集團:(
http://www.hudie365.com/hotel/hotel218.htm)






『福州魚丸』:福州名點,一種包餡的魚丸,源於清朝初年。魚肉多來自淡水魚或鰻魚、鯊魚剁成茸狀後加薯粉攪拌均勻,以猪肉作餡製成球形丸子。在湯中煮熟後浮沉搖擺,似空中星斗,故名“七星魚丸”。
  福州魚丸以其包心有餡爲特色,與實心無餡的閩南魚丸各具風味。 在臺灣、福建各地都可以吃到美味福州魚丸。 福州魚丸以福州的木金魚丸最為正宗。



『鍋邊糊』,用福州話也稱為”鼎邊糊”,這是一道極其大眾化、人人喜愛、獨具福州風味的小吃。
  此小吃亦與戚家軍有關:戚家軍開到福州下渡時,接到報告說倭寇殘部在蠢動,當即集隊前往。百姓心疼將士們餓肚子打仗,磨出米漿,備好蝦米、魚幹肉等作料,燒好油湯,再將米漿分批粘著鍋邊滑入油湯,烹製成糊。將士們飽餐後,迅速全殲殘敵。



『海蠣餅』福州及閩東一帶傳統的特色風味小吃;就像是台灣鮮蚵「扣仔嗲」



海蠣餅加上鍋邊糊是福州人標準的早餐喔!



『荔枝肉』是一道福建傳統名菜,是閩菜的代表作,以其豬瘦肉用刀切成荔枝狀及甜度的外殼和白色荸薺的內里都似荔枝而得名。



八閩首府福州先賢林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門硝煙的壯舉為世人所熟知。福州名小吃『太極芋泥』就因為他的逸事而增色不少。

據傳,1839年,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赴廣州禁煙。美、英、俄、德等國的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霜淇淋作冷餐宴請林則徐,企圖讓他出醜。在宴席上,初見霜淇淋的林公見其絲絲冒著白氣,以為是一道熱菜,放在嘴邊吹了又吹才送入口中;誰知那霜淇淋卻是冰冷的。在座的列強領事們哈哈大笑。

  不久,林則徐備宴回請。席末,林公上了福州名菜「太極芋泥」。這是用檳榔心芋頭蒸熟後除去皮和筋,壓成細泥狀,拌上紅棗肉、冬瓜條等果料再蒸透取出,加白糖、豬油等拌勻成芋泥,然後再用瓜子仁、櫻桃在芋泥上面裝飾成太極圖案的小吃。才出鍋的熱芋泥滾燙之至卻並不冒熱氣。

外國領事們一見這道菜顏色暗紅發亮,油潤光滑,猶如雙魚臥伏盤中,色香俱全,卻不識其名,便問翻譯。來自北方的翻譯卻也不識這道福州街頭巷尾的小吃,靈機一動說,這是林公招待的“福州霜淇淋”。領事們迫不及待地想先嘗為快,結果表面已經乾冷的芋泥底下因為拌著熱油,燙得外國領事們哇哇大叫!林則徐以自己聰敏報了一箭之仇;也讓列強領事們不敢小覷林則徐了。





Vincent 午夜仍然微服出巡,在福州市街弄吃到最平民道地的宵夜小吃:最普及的『拌麵+扁肉』



「扁肉」也是福州的特產,我們稱餛飩或扁食,它是取新鮮的豬瘦肉做成,摻上薯粉和糯米揉至彈性充足,之後撖成薄片,用以包扁食或水餃。



家喻戶曉的「福州乾拌麵」,傳統的福州拌面是將麵條撈熟,加花生醬、豬油、醬油、糖拌勻,看起來不甚起眼,卻香味十足,Vincent極力推荐,沒來吃福州拌麵沒算到過福州!




wow!竟然這麼便宜的美味!



最平民道地的宵夜小吃:最普及的『拌麵+扁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