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些常見的食物及點心,看似平凡無奇,卻是獨步全世界喔!其中之一是Vincent旅遊其他各國(十餘國家地區吧!)所不曾遇見的,這也每每讓旅居國外異鄉人最是思念不忘的!

  像是「愛玉冰」!在台灣只是在夜市、市集,每到春夏氣溫回升就處處吃得到,而這樣便宜又簡單的消暑良品,最讓喜歡吃冰品的我無法抵抗她的誘惑了!

  愛玉是一種藤科植物,果實形似土芒果,採收後將果實外翻可取得芝麻狀的黃色愛玉子,通常還需經曬乾的步驟,讓愛玉子不容易腐敗。

  「愛玉凍」是利用愛玉子所製成,作法簡單,過程完全不需任何人工添加物增效,且愛玉子富含對人體有益的果膠,如此正港純天然,因此廣受歡迎。

  那麼?這樣子的果膠生成品是什麼原由稱為愛玉呢?
  根據連橫在《台灣通史》〈農業志〉的記載,「愛玉」的確是由於一位妙齡少女而得名,少女的父親為採辦山產的商人,一日在路途中汲取路旁溪水飲用,發現水面成凍,飲之既清涼且口感特殊,因此將散落附近的果實帶回,研發出臺灣第一份愛玉凍,名喚「愛玉」的少女閒暇時在市集中叫賣,愛玉子名聲大開,少女的名字也成了果實的代稱。

  從清代風行至今的愛玉子,不乏有業者以假愛玉子或菜膠魚目混珠,因此,自行購買愛玉子自己在家動手做,才能安心享用純天然的正港愛玉凍。

  資訊來源:台灣之美~地方特產 (http://www.mdnkids.com/taiwan_speciality/index5.asp)



  愛玉子(學名:Ficus pumila L. var. awkeotsang (Makino) Corner)又稱為愛玉,是一種桑科榕屬植物,是該屬中的攀緣藤本。愛玉原是一種野生植物,生長於海拔8百到1千8百公尺的原始森林裏,專門攀附在大型的樹幹上生長,森林密佈的阿里山山區環境正適合愛玉生長,成為台灣最大的野生愛玉子產區;

  愛玉雖為高經濟作物,但栽種不易,且一年僅一收;梅山鄉的瑞裡、瑞峰及阿里山一帶是全台主要的愛玉栽培區,產量亦居冠。

  遠在日治時期,阿里山原住民鄒族就常以野生愛玉子與漢人交易日常用品。阿里山因林務局大量砍伐國有林地內各類喬木所致,愛玉子的生長環境被破壞,本身也被視為雜木而一併剷除,野生愛玉子的產量曾一度銳減。




  愛玉所結的“果寶”是隱花果,由花托膨大而變成,真正的果實(即愛玉籽)則藏在隱花果內;值得一提的是,愛玉為雌雄異株,製作愛玉凍的原料是採自雌株,然二者在外形上殊難分辯,雄果內的籽料(雄花)白色如芭樂籽,也是「愛玉小蜂」以躦入雄果後授粉的方式;真正的愛玉籽則是黃褐色的。



  將細小的果實剝下,用棉布包裹,在水中搓揉後,此動作像是在在洗衣物,所以稱「洗愛玉」,靜置一段時間凝結後,果膠擠出後,不久便會膠結,成為黃色透明、滑嫩Q軟的愛玉凍,淋上檸檬汁,再鎮上冰塊,便是炎夏消暑的聖品了。果膠擠出後,不久便會膠結,成為黃色透明、滑嫩Q軟的果凍,就是「愛玉凍」;

  洗時要注意水中不能有油性物質,也不能先加糖,否則是無法結凍的。



  愛玉凍的作法是將自然凝結成塊,加上檸檬、蜂蜜、糖水、碎冰,就是一道清涼解暑的冰品。

啊! 寶島台灣真正福氣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