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資訊來源:漂浪誌(http://roamover.blogspot.com/
文章連結:酷奇普地舞:南印度古典舞蹈的魅力(http://roamover.blogspot.com/2007/12/kuchipudi-dance.html)
   源於印度東南方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酷奇普地舞(Kuchipudi Dance),乃印度古典舞蹈六大派系之一,從前只在神廟的祭祀活動中,由婆羅門為神明獻舞,也就是所謂的『廟堂之舞』。在發展過程中一度只允許男性舞者來跳,經過歷代來的改革,今日優秀的女性舞者眾多,更加豐富了酷奇普地舞的面貌。


  


  與北印風行的卡塔克舞(Kathak)重視速度不同,南印舞蹈尚輕柔。卡塔克舞腳部的動作複雜,節奏感強烈,是佛朗明哥舞的源頭。酷奇普地舞的特殊性在於有歌有舞,具有強烈的敘事風格,是戲劇性極強的舞蹈。


  完整的酷奇普地舞演出,除開頭的敬神儀式外,每位參與演出的舞者初登場時還會有一段自我介紹(在這部戲曲中擔任的角色),稱為daru,穿插在整個戲曲間。

  舞者在印度的地位崇高(和樂師一樣),因為印度主神之一濕婆神(Shiva)既是舞蹈之神、也是音樂之神,舞者與樂師被視為濕婆在人間的化身。


  從一開始印度的舞蹈與音樂便是敬獻給神明的,這些創作被視為是神明的賜予,而非來自人類本身。所以開舞之前,一定有向神明敬獻的儀式。時至今日,印度舞蹈和世界上其他從宗教中衍生出來的藝術一樣,漸漸轉化成單純的表演藝術。

  舞蹈內容的素材取自宗教故事,在欣賞印度舞蹈的時候,若能對於印度教的神話有概略的瞭解,並仔細體會舞蹈的戲劇元素,會更加沈浸其中。


  印度舞蹈的姿態千變萬化,光是面部表情,一個眼波流轉、一個挑眉,就能傳達不同的情緒,若是再加上肢體動作,展現出來的效果更是驚人!往往看著看著,心魂就給舞者勾了去。



  印度旅遊局今年請來的舞者是麗史咪(Resmi)小姐,Resmi來台演出的次數很多,也曾開班授課,喜歡印度舞蹈的朋友想必不陌生。幸運地看到Resmi現場精湛的舞技,是本次旅展最讓我開心的事!



去年的印度舞蹈表演,跟今年的酷奇普地舞很大的差異

  「關於Kuchipudi起源資料大多不一致,有的寫西元前2世紀,有的則是西元前3世紀,而有的則認為是七世紀的虔信派運動(Bhakti)才開始的,由於古代印度對於歷史的忽略,我們只能從西方考證的資料,不過這時只是雛型.一般認為自13世紀的Sidhendra才開始,不過這也是傳說,也很難判定;但從Sidhendra後才有較完整舞蹈模式.




2006年台北旅展的印度區佈置及林佳儀小姐



Vincent 於馬來西亞印度區域拍攝的印度婆婆



非常有獨特文化的印度廟宇



色彩繽紛的印度神祇



印度廟的祭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