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徵!環島之星‧親善大使

目前分類:北台灣山林 (1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回再度來到烏來風景區最大的不同,多了一條嶄新豔紅的新[烏來吊橋],這是去年12月完工的新烏來吊橋。 跨河吊橋全長約105公尺,遊客可走吊橋欣賞南勢溪美麗風景,還可爬上5層樓高塔樓走到對岸溫泉街,再銜接到烏來老街、溫泉街和環山路,到烏來觀光更為方便。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來溫泉]天然溪畔的溫泉露頭南勢溪下游溪旁,溫泉含量豐沛,泉質為碳酸氫鈉泉(美人湯);外露點極多分為兩段,第一處是台電烏來發電廠出水口下方,溪床溫泉池自行挖掘、擴大,溫泉池需攪動不然溫度不均,像野溪溫泉一般,喜愛野溪溫泉的人,此處不失為好地方。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來的櫻花季約在2月開始一直會到4月結束,烏來櫻花最密集的地方是在[纜車站]上方的這段路,在這裡有建木棧道供遊客賞櫻,在這裡可以同時看到櫻花、纜車和瀑布的美景。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省龍溪人,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英文系主任、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於1972年和1973年被國際筆會推薦為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林語堂先生故居[有不為齊]:座落陽明山腰,是林語堂先生晚年的住所,故居建造於民國五十五年,由林語堂先生親自設計,裏面還有很多傢俱也都是出自大師的設計。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宗南將軍墓園 (1896年4月4日-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將軍中華民國國軍上將、曾任浙江省主席及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位,蔣中正的心腹之一。

  陽明書屋原名為「中興賓館」,是蔣介石在台最後興建的行館,蔣介石與宋美齡曾在此短暫度過兩年的歲月。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春天是陽明山花季美麗開跑的季節,不管是豔紅的緋寒櫻、粉嫩的山茶花和杜鵑花等,都不約而同綻放出紅的、粉的、白的花朵,將陽明山妝點的浪漫繽紛。
  「陽明山花季」今年自2月18日開跑。以「春滿希望」為主題的2011花季活動,集結各式梅花、櫻花、杜鵑和海芋等花種,並以花鐘、噴水池、主題園區、杜鵑茶花園、櫻花林區、桃花林區、水濂洞天、王陽明銅像等不同風味的主題景點,花卉盛開時更顯出豐富繽紛,來一趟美麗的花卉饗宴吧!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硫磺谷」位在北投溫泉區的上方,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西南側。古稱「大磺嘴」,為清人郁永河來台採辦硫磺的所在地,歷史悠久。三百多年後Vincent參加公司春季「聯合健行登山活動」,再次來到「硫磺谷」,已經列入陽明山國家公園風景區內,也不再開採硫磺礦場;谷地長約1公里,寬約80~200公尺,谷內有多處噴氣孔、硫氣孔和地熱溫泉,白煙繚繞,熱氣滾滾,一縷縷自谷地升起,頗為壯觀;火山地質景觀如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流、火山熔岩流懸崖、硫氣孔周邊的針狀黃色硫磺結晶、非常豐富;比起小油坑噴發口可不惶多讓!「硫磺谷」,已經列入陽明山國家公園風景區。

  郁永河勾畫北投硫磺谷三百年前的面貌:「硫氣甚惡、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磺溪嶺景觀步道〕台北市政府2009年以整頓行義路溫泉區範圍內之磺溪嶺溫泉露頭區周邊景觀作為示範區,輔導業者辦理管線減量,並依周圍地形、地物改善當地景觀,以機能性的管溝結合景觀步道,步道只有160公尺,整頓久為市民詬病的零亂溫泉管線。在公共管線完成,將雜亂管線轉化為景觀步道,並建置坡地排水管道及強化河岸安全,作為溫泉露頭區景觀保育示範區。

  〔紗帽谷溫泉區〕近年來快速興起,擺脫過往過往「土雞城」的形象,各種大型溫泉餐廳、會館林立,形成百家爭鳴的榮景。有別於新北投溫泉區價位高昂的溫泉飯店,紗帽山溫泉業者將重點放在所供應的餐點,以及泡湯服務上,各種型態的餐廳林立,如音樂餐廳、景觀餐廳等。雖然不提供住宿的服務,但是消費也較為平價。讓消費者身體浸泡在暖呼呼的牛奶湯裡,放鬆身心享用美食,遠眺大屯山系美景,真是人間一大享受。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資訊:http://www.samaoshan-hot-spring.org.tw/all.htm 
  07/25 早晨從台北榮總醫院可以直接從行義路彎延上山,不遠就來到紗帽山溫泉區,Vincent多年前曾經在此六個月的輪值工作,事隔有十年之久;〔紗帽山溫泉區〕歷史悠久,早自日據時代就是硫磺礦的主要產區,留有許多採礦的遺跡與記載,區內沃藏豐沛的白磺、青磺、冷泉、地熱.......等各種溫泉資源;紗帽山溫泉區在有心業者的經營下,早已跳出土雞城的模式而與主流接軌,發展成一股最接近大自然、健康、養生的泡湯文化!  紗帽山溫泉區儼然集泡湯、美食、養生、賞景,四合一的專業區了。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日本明治時代所發現的四大礦物(枋木縣的櫻石、岐阜縣的苗木石、臺灣的北投石、大屯的硫黃),後兩種是岡本要八郎發現的,被視為在日本礦物學界的功績。

  1905年岡本先生在新北投附近上溯的北投溪谷中,發現了富含放射線的「北投石」。1907年發現其特殊結晶。1912年11月12日國際鐳礦調查委員會為這個新礦石取名為「北投石」Hokutolite,並在世界上發表。北投石以日文發音的北投(Hokuto)命名,是國際公認以台灣地名而稱的一個學術名詞。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投溫泉的正式開發,最早可追溯自光緒20年(1894),德國硫磺商人奧里發現這裡的溫泉,於是計劃興建溫泉俱樂部,這是北投溫泉開發的開始。次年,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又隔年(1896年),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北投溪畔開設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灣火車站】:於民國40年左右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才興建設置。今車站保有50~60年代的獨特建築風格和許多獨一無二的特殊建築物,並保留有一「通車紀念碑」足供後人憑思其鐵道開拓的艱辛歷程。每逢假日遠自外地前來專程搭乘「內灣支線」進行鐵路之旅者亦與日俱增當中。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內灣老街】位於內灣車站前,昔日內灣老街是進出盛產林木及礦產的尖石山區的最主要道路,也因如此於 50年代曾為內灣帶來許多的人潮,以中正路的街道為主向外發展至光復路,大同路,和平街,中山街及廣濟路等都曾是絡繹不絕的人潮,然而隨著林業及礦業的產業沒落,內灣的盛況也由嘈雜歸於平靜;經濟部商業司自84(1995)年起陸續推動『形象商圈』及『商店街』計畫,而內灣地區也於 89至91年3年期間,籌組了『內灣形象商圈管理推動委員會』,以內灣老街為主軸,並搭配擁有鐵道三大支線之一的內灣線的優勢,開始改善商業經營環境。

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商圈再造之後,展現全新風貌。內灣老街總長約有 200公尺,街道兩旁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野姜花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牛浣水,過鍋米粉... ...等客家美食。內灣老街多數店家,只在假日開門。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5/16(日) 內灣旅遊攝影活動

 主辦: 中國生產力中心 (經濟部商業司委託) 承辦/帶隊: 關耀輝
http://www.facebook.com/?sk=messages&tid=1380137796532#!/event.php?eid=120926741264752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家米食文化中麻糬是最具代表性和廣受歡迎,熝湯粢其實就是麻糬的變身做法跟大湯圓一樣,」,「熝湯」是水煮的意思,「粢」就是客家話的「麻糬」。只是沒包餡,搓圓後將它壓扁,如此較容易熟透,然後最經典的吃法就是加上黑糖薑汁,這樣子又稱為「牛浣水」…(牛汶水的由來:源自炎炎夏日,水牛泡在水裡消暑,只露出頭與背在水面上,因在黑糖漿汁中像是水牛躺在泥水裡打滾的樣子,因此得名牛浣水)

  現場還有「熝湯粢」製作比賽。熝湯粢的做法和湯圓類似,將搓揉好的粿粉團分成大小一致的團塊,再搓成圓型後用大拇指在中間壓一個凹窩就可以了。講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實際製作則不是這麼回事囉!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埔石爺祭暨水圳通水典禮」節慶活動結束後,天公不作美卻飄起小雨來,Vincent部落客一行就來個雨中漫步取!麥小姐導覽我們穿過南昌宮旁的田間小道,下行到一條小溪流過的樹林裡,一座小橋帶領我們走到小溪的另一頭,這條小徑的由來。原來這條小徑稱為【挑水壢】,北區水保局整理鋪設良好步道與觀景台;

  曾是庄內的居民前往大林南坑山區的古道,南埔開墾時重要隘口,以前原住民也曾利用這條古道來南埔或是峨眉庄出草,在深幽的林間行走,想起前人開疆闢地的艱難和所冒的危險,不禁幻想起自身處在當時草莽肅殺的年代,更添些許的豪情壯志!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鄉也習俗中,遇到小孩童體弱多病或是祈禱平安,就會給當地神明當義子,如此一來神明沒有不幫忙照顧的道理在!Vincent 也是南投市城隍爺的義子,過年節都要來拜拜,城隍聖誕生日要來將古錢(孔方)換條紅繩繫綁在脖子上,稱之為【換絭】!

  每年的農曆4月2日,是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的重要日子,因為是當地的重要信仰-【石爺公聖誕】,依照當地傳統習俗,家中若有滿週歲小孩,家長都會帶小孩去給石爺當義子,並掛絭保平安!每年石爺公生日(農曆四月八日)時就要更換一次新絭,叫換絭,一直到16歲長大成人那年,拜過之後,將絭還給石爺公,叫脫絭。後來演變成為作成年禮的儀式。石爺祭文化活動,依古禮辦【成年脫絭】儀式,主辦單位除了要讓年輕人,了解成年必需擔負的責任。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165年歷史的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水圳】,長期面臨失修窘況,多處隧道內淤泥排洩不出,到水量銳減,水源減少近百分之六十,灌溉用水水源流失,使南埔農業頓失動力,部份的水稻田只得休耕荒蕪。南埔村民求助無門,本來該由農田水利會的職責,因為位置在苗栗縣、新竹縣三不管地帶而擱置;由水保局台北分局協助輔導:水圳,水車,創造了一個【黃金水鄉】,是村民們賴以為生的命脈。

  四位加起來近300歲的鄉民自告奮勇,組成清淤小組,冒險深入陰暗隧道清淤,淤塞的圳溝內將幾十年的淤泥及堆高的石塊,一鋤一鑿的慢慢清淤出來,才有今天這樣充沛清澈的水圳;他們擔心家人反對,不敢告知實情,80歲的蕭燕芳說「為家鄉的長遠發展很值得」。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Vincent一行來到南埔村的第一站:是座【水頭伯公與河底伯公】,原先水頭伯公、河底伯公各自有獨立的伯公廟(土地公廟);在民國91年葛洛禮颱風侵襲之下,鄰近居民警覺到河水上漲急速,快要將河底伯公廟給沖走了!於是到廟前茭願請伯公遷移,而且也首肯搬遷上來與水頭伯公一時供奉著:將河底伯公暫厝上水頭,水頭伯公與河底伯公兩位伯公相安共同庇佑鄉民與土地!

  從伯公廟旁邊就是水源清澈見底、水量充沛的【南埔水圳】,Vincent第一次看到灌溉水圳是如此清澈的;解說員:麥欣嵐小姐說為了有更多的水資源,村民奔波於水利會及縣政府,曾在水源缺乏下而休耕稻田,最後在「水保局台北分局」協助輔導下,村民四位加起來300歲的耆老自願躦入淤塞的圳溝內,將幾十年的淤泥及堆高的石塊,一鋤一鑿的慢慢清淤出來,才有今天這樣充沛清澈的水圳;而上游就是【北埔冷泉】,是夏季消暑戲水的好去處呢!

vin10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